南疆主要地表类型土壤风蚀对形成沙尘暴天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昆

作者: 李少昆;路明;王克如;王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沙尘暴;塔里木盆地;主要地表类型;土壤风蚀;垂直分布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8 年 41 卷 10 期

页码: 3158-31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弄清南疆主要地表类型土壤风蚀对形成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为明确该区域沙尘暴主要尘源和科学治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美国BSNE集沙仪,在沙尘暴天气条件下对塔里木盆地主要地表类型土壤风蚀状况、输沙率随高度的变化进行观测与采样分析。【结果】不同地表类型的输沙量变化趋势为:裸露、弃耕农田最多,其次为活化灌丛沙堆、沙漠边缘的活动沙丘、乡村道路;而封育砂质农田、覆膜棉田、苜蓿地、冬小麦、棉秆与地膜相间覆盖棉田、林地、棉秆留茬地输沙量较少。种植行向与风向一致时棉田输沙量大,垂直时明显减少。输沙量在0~160cm高度的分布特征明显与地表类型有关,其中裸露、弃耕农田、活化灌丛沙堆、活动沙丘等植被、残茬覆盖地表类型,输沙量(M,g·cm-2)随高度(Z,cm)变化遵循幂函数M=aZb规律,在有植被及覆盖条件下的农田、林地等地表,输沙量用多项式M=a+bZ+cZ2+dZ3拟合效果最好。输沙量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增加呈指数形式减少,当植被盖度达到20%以上或土壤表层含水量达到5%以上时可以明显降低输沙量。【结论】裸露农田、弃耕沙质农田、活化灌丛沙堆、活动沙丘以及乡村道路的风蚀程度严重,是南疆沙尘暴天气沙尘的主要来源。在农区,扩大冬小麦、多年生牧草等冬春绿色覆盖作物种植,实行保护性耕作制;在绿洲与沙漠过渡带,采取禁止放牧及合理开垦,实行天然封育和弃耕地改造;对乡村道路实现硬化,是南疆控制土壤风蚀、减少沙尘暴沙尘源的重要途径。

分类号: S157

  • 相关文献

[1]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风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闻杰,王聪翔,侯立白,张雯,张彬. 2005

[2]沙尘暴期间和田地区主要地表类型土壤风蚀量研究. 王旭,李少昆,王克如,路明. 2007

[3]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机制研究. 唐奇,赵秀生,赵利新,王雷. 2005

[4]库车坳陷迪那2气田古近系砂岩储层孔隙构造-成岩演化. 袁静,李欣尧,李际,李春堂,王尉,肖香姣,俞国鼎,吴永平. 2017

[5]准噶尔和塔里木盆地盐渍化土壤黏土矿物组成特征及成因. 何帅,谭文峰,谢海霞. 2019

[6]塔中奥陶系鹰山组海相碳酸盐岩成岩及充填特征. 李倩倩,邢磊. 2019

[7]塔里木盆地东南缘早古生代弯山构造. 牟墩玲,李三忠,王倩,李玺瑶,王鹏程,于胜尧,周在征,刘晓光. 2018

[8]塔里木盆地一处柽柳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包慧芳,王宁,龙宣杞,王炜. 2010

[9]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岩溶峡谷区海西早期洞穴系统发育模式. 李源,鲁新便,蔡忠贤,张恒,刘显凤. 2017

[10]塔里木盆地多熟立体种植模式、效益和发展意见. 何雄,张云生,崔新建,孟凤轩,马海刚,张鹤云,陈旭红. 1998

[11]塔里木盆地果树蚧虫种类、田间识别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森,李宏,徐兵强,吐尔逊娜依.吐拉克,塔依尔.阿布都热合曼,朱晓锋. 2008

[12]阴山北麓农田防风固土生物篱网营建技术. 赵沛义,妥德宝,李焕春,段玉,弓钦,张君. 2012

[13]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基地建设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温淑红,左忠,胡毅飞,王东清,张安东,田龙. 2019

[14]覆膜方式对旱作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向日葵产量的影响. 贾有余,张雄,高宇,张剑,任永峰,尹秀兰,赵沛义,刁生鹏,聂晶,狄彩霞,安昊. 2017

[15]作物残茬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 常旭虹,赵广才,张雯,侯立白,孟祥云,袁宝龙. 2005

[16]实施禁牧前后宁夏草地防风固沙的时空变化特征. 张秀娟,马珂昕,刘晓斌,杨发林,林慧龙. 2023

[17]小麦/玉米免耕处理对产量及土壤水分和风蚀的影响. 包兴国,舒秋萍,李全福,刘生战,张久东,胡志桥,孙建好,张旭临. 2012

[18]农牧交错带不同农田耕作模式土壤风蚀的风洞实验研究. 杨秀春,严平,刘连友,徐斌. 2005

[19]土壤风蚀农业区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策略研究. 杨秀春,徐斌. 2007

[20]农牧交错带不同农田耕作模式土壤水分特征对比研究. 杨秀春,徐斌,严平,刘连友,色布力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