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江苏溆浦段2015年发现中华鲟野生幼鱼的形态和分子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书环

作者: 张书环;杨焕超;辛苗苗;吴金明;戴振国;杜浩;刘志刚;危起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华鲟;种间鉴定;微卫星;产卵场;长江口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16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葛洲坝下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产卵场连续两年未监测到自然繁殖的情况下,2015年6月在江苏溆浦段发现15尾疑似中华鲟幼鱼。本研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15尾幼鲟进行鉴定。形态学度量结果显示,除1尾个体外,新发现的14尾幼鲟与历史记载的中华鲟野生幼鱼生物学性状完全一致,但其体长和体重低于历史同期出现在该区域的中华鲟。同时采用11个多态微卫星位点,对15尾幼鲟样本和分布于我国的3种鲟鱼,包括30尾中华鲟(A.sinensis)、39尾达氏鲟(A.dabryanus)和33尾施氏鲟(A.dabryanus)进行遗传分析,发现这15尾幼鲟与中华鲟的遗传距离最近(F_(st)=0.039,P<0.05),其次为达氏鲟(F_(st)=0.108,P<0.05),最远为施氏鲟(F_(st)=0.209,P<0.05),从遗传和进化的角度判定该批幼鱼为中华鲟,该结果暗示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极有可能找到了新的产卵场,为中华鲟的繁殖群体和幼鱼的种群监测提供了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该批鱼的遗传多样性(SW=1.998)略低于野生中华鲟(SW=1.886),暗示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水平降低,野生亲本的数量仍不容乐观。

分类号: S917.4

  • 相关文献

[1]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水文状况适合度研究. 张辉,危起伟,杜浩,刘志刚,沈丽. 2010

[2]从连续到偶发:中华鲟在葛洲坝下发生小规模自然繁殖. 吴金明,王成友,张书环,张辉,杜浩,刘志刚,危起伟. 2017

[3]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初次水下视频观察. 杜浩,张辉,陈细华,刘志刚,危起伟,N.MIYAZAKI. 2008

[4]超声波遥测在中华绒螯蟹产卵场研究中的应用. 耿智,冯广朋,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18

[5]长江常熟溆浦段中华鲟幼鱼出现时间与数量变动. 李罗新,张辉,危起伟,杜浩,洪克明. 2011

[6]应用弹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技术研究放流中华鲟幼鱼在海洋中的迁移与分布. 陈锦辉,庄平,吴建辉,黄硕琳,刘健,杨吉平,徐嘉楠,郑跃平,赵峰,张涛. 2011

[7]基于线粒体D-loop序列的长江口中华鲟幼鱼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丽婷,赵峰,张涛,纪严,庄平. 2019

[8]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新记录. 赵峰,庄平,张涛,徐军民,刘鉴毅,章龙珍,王敏,石琼. 2015

[9]长江口中华绒螯蟹和中华鲟的增殖放流及其效果评估. 张航利,王海华,冯广鹏. 2012

[10]长江口水域中华鲟幼鱼与6种主要经济鱼类的食性及食物竞争. 庄平,罗刚,张涛,章龙珍,刘健,冯广朋,侯俊利. 2010

[11]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及临近水域鱼类种类组成现状. 张涛,庄平,章龙珍,刘健,王云龙. 2010

[12]西江广东鲂天然产卵场的水环境现状. 杨婉玲,赖子尼,魏泰莉,庞世勋. 2004

[13]黄海南部和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产卵场分布及其环境特征. 林龙山,程家骅,姜亚洲,袁兴伟,李建生,高天翔. 2008

[14]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温跃层对鳀鱼鱼卵垂直分布的作用. 万瑞景,赵宪勇,魏皓. 2009

[15]基于鱼卵仔鱼数据的东海中南部日本鲭产卵场分析. 李建生,严利平,胡芬. 2020

[16]基于水温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剩余产量模型研究. 谢恩阁,陈新军,汪金涛,雷林,吴洽儿. 2019

[17]象山港熊本牡蛎幼体分布、附着及生长的空间格局. 姜伟,王桃妮,陈帅,孙兆跃,范瑞良,李楠楠,李雪英,全为民. 2020

[18]基于灰色系统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丰度预测模型的构建. 王言丰,陈新军,陈芃,余景. 2019

[19]东、黄渤海带鱼的洄游路线. 徐兆礼,陈佳杰. 2015

[20]山东半岛南部产卵场鳀鱼的产卵生态Ⅱ.鳀鱼的产卵习性和胚胎发育特性. 万瑞景,赵宪勇,魏皓.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