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蕾薹期菌核病发生为害情况及其菌株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任莉

作者: 任莉;程雨贵;张明海;刘胜毅;陈坤荣;刘凡;季海雯;方小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核盘菌;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ISSN:

年卷期: 2012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油菜菌核病是我国油菜上的重要病害,由核盘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引起。病害一般在开花期至成熟期发生,由子囊孢子侵染衰老的花瓣形成初侵染,感病花瓣掉落到叶片或茎秆上,形成再侵染。油菜幼苗期也可发生菌核病,在长江流域的四川盆地较为常见(平均发病率5%~35%,严重田达60%以上),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他地区较少发生。但近年来,油菜蕾薹期菌核病的发生为害范围迅速扩大,严重性逐年上升,主要引起植株成片死亡,造成缺苗,引起减产。在湖北当阳和枝江,今年首次发现油菜蕾薹期感染菌核病并形成菌核,发病率为1%~5%,平均发病率2.1%。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几种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的潜力研究. 任莉,方小平,陈坤荣,罗莉霞. 2009

[2]有机硅助剂对咪鲜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增效作用. 任莉,陈坤荣,刘凡,徐理,罗莉霞,李俊,方小平. 2013

[3]14549个甘蓝型油菜UniqueESTs分析和抗病相关特征基因. 毛晗,董彩华,苏振,冀瑞琴,郭学兰,刘越英,刘胜毅. 2006

[4]外源草酸氧化酶基因的表达加强了油菜病害防御基因转录和菌核病抗性. 董祥柏,冀瑞琴,郭学兰,董彩华,陈洪,刘越英,胡琼,刘胜毅. 2006

[5]核盘菌非寄主抗性的初步研究. 郭学兰,董彩华,MartinBarbetti,王德虎,刘胜毅. 2006

[6]中国油菜菌核病微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王伟. 2024

[7]相同立地条件下向日葵核盘菌、小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比较. 贾瑞芳,张键,李敏,孟庆林,周洪友,赵君. 2017

[8]明日叶茎基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周洁,文生巧,齐传东,杨硕,肖颖,吴金平,郭凤领. 2023

[9]食菌核葚孢霉——一种有潜力的菌核病生防菌. 李世东,刘杏忠. 2000

[10]半夏菌核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药剂筛选. 伍晓露,王帆帆,唐涛,段媛媛,郭晓亮,游景茂. 2023

[11]核盘菌重寄生菌链孢粘帚霉HL-1-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马桂珍,李世东,张拥华,谢丙炎,吕国忠. 2004

[12]油菜菌核病的致病性和抗(耐)性研究现状. 王璐璐. 2015

[13]多菌灵与三唑酮复配对油菜菌核病的协同作用. 孙国才,季明东,陆长婴,李沛元. 2000

[14]油菜抗(耐)菌核病两种鉴定方法的效果. 李风华. 2003

[15]氮肥对黄籽双低杂交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任廷波,赵继献. 2005

[16]油研系列品种油菜菌核病的抗(耐)性鉴定. 汤勇,高志宏,陈芝能,郭峰. 2006

[17]贵州油菜菌核病菌的分离纯化与致病性鉴定. 王璐璐,唐容. 2013

[18]吡啶硫酮锌(ZPT)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及田间防效. 汪智渊,杨红福. 2007

[19]壳聚糖对油菜生长及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于汉寿,张益民,陈永萱,吴汉章. 1999

[20]水溶性壳糖对水稻恶苗病和油菜菌核病的作用. 于汉寿,张益明.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