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核不育系豫98-8A育性遗传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元明

作者: 赵元明;杨晓杰;房卫平;谢德意;于跃波;赵付安;吕淑平;唐中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棉花;隐性核不育;花器特征;遗传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33 期

页码: 98-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阐明1999年从转基因后代遗传群体中发现的1株雄性不育植株不育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与现有不育基因的等位性,采用表型观察测量。以及经典的自交和测交手段,研究了该不育材料败育性状的遗传规律。花器官形态特征调查表明:不育株花柱长和花柱外露长度均明显高于同质系的正常可育株,而每朵花的子房直径及花药数量没有明显差异。遗传分析表明:杂合体可育株自交,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3分离,不育株与杂合姊妹可育株测交,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1分离,表明该核不育材料受隐性单位点控制;与阆A(msc1)、洞A(msc3)等育性位点杂合可育株分别杂交,其F1代单株育性均得到恢复。由其F1代产生的F1:2家系中均出现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3和7:9两个育性分离群体,表明该材料败育基因为不同于阆A、洞A的不育基因位点。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棉花新核不育系豫98-8A的创制及遗传分析. 赵元明,杨晓杰,赵付安,唐中杰,李武,吕淑平,聂利红,房卫平,谢德意. 2013

[2]花椰菜2种雄性不育系花器特征及花药发育的细胞学研究. 陶兴林,谢志军,朱惠霞,刘明霞,张金文,胡立敏. 2017

[3]粳稻三系不育系花器特征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分析. 全东兴,周广春,孟维韧. 2010

[4]新疆早熟陆地棉早熟性状的遗传分析. 董承光,王娟,周小凤,马晓梅,李生秀,王旭文,肖光顺,李保成. 2014

[5]转新型双抗虫基因棉花的遗传分析. 吴家和,张献龙,罗晓丽,田颖川. 2003

[6]棉花苗期耐盐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刘雅辉,王秀萍,李强,鲁雪林,张国新. 2015

[7]转EPSPS基因抗草甘膦棉花的遗传分析. 燕树锋,祝水金,刘海芳,卢彩霞,铁双贵. 2015

[8]棉花种质资源光子性状的遗传分析. 贾银华,何守朴,周忠丽,孙君灵,庞保印,杜雄明. 2012

[9]一个棉花雄性不育突变体的遗传分析. 董承光,李生秀,周小凤,肖光顺,马晓梅,李保成. 2012

[10]棉花新恢复系64R的选育及遗传研究. 潘转霞,朱永红,夏芝,刘巷禄,赵俊侠,石跃进. 2014

[11]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12]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1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4]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15]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16]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侯国佐. 2001

[17]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18]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侯国佐,王华,张瑞茂. 1990

[19]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1220制种技术研究. 侯剑,程国平,代传学. 2010

[20]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