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太阳'墨兰不同叶色时期的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洁

作者: 高洁;相楚嫣;赵俊宏;潘启明;杨凤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墨兰;叶色变异;转录组;联合分析;相关性网络分析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24 年 51 卷 010 期

页码: 17-3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明‘红太阳’墨兰不同叶色变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变化模式,为墨兰叶色改良提供指导。【方法】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红太阳’墨兰红色、黄色以及绿色叶片进行测序,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富集通路,同时对转录组和代谢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并对筛选出的关键差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的验证。【结果】从红叶向黄叶转变过程中一共筛选到861个差异基因(DEGs),其中上调基因数为204个、下调基因数为657个;从黄叶向绿叶转变过程中一共筛选到815个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有492个、下调基因有32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与色素合成和代谢相关通路上的基因在‘红太阳’墨兰叶色变化过程中均出现显著富集。在叶色转变过程中,MYB、NAC、WRKY以及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表达量出现显著性差异。与代谢组数据联合分析发现,黄酮类、异黄酮类化合物、黄酮和黄酮醇以及代谢物合成途径中的差异基因和差异代谢物在‘红太阳’墨兰叶色变化过程中显著富集。类黄酮代谢途径中共鉴定出26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在红叶向黄叶转变过程中均表现出显著下调,5种差异代谢物的含量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显著下降。在黄叶向绿叶的转变中,17个基因和2种代谢物(新橙皮苷和柚皮苷查尔酮)表现出显著差异。【结论】花青苷合成前体物质含量以及相关合成酶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导致‘红太阳’墨兰叶片红色逐渐消失,光合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高表达是导致‘红太阳’墨兰叶色由黄最后变绿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S682.31

  • 相关文献

[1]墨兰‘达摩’叶艺品系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特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比较. 许庆全,杨凤玺,叶庆生,朱根发. 2017

[2]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胡麻根部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 赵玮,赵利,张建平,齐燕妮,王利民,谢亚萍,李闻娟,党照,袁明璐,张艳萍. 2022

[3]矮腥黑粉菌胁迫的小麦全基因组重测序与转录组联合分析. 沈潼,肖越,粟神强,贾玉凤,郭巧玲,刘琦,肖永贵. 2024

[4]miRNA-mRNA联合分析研究抑制miR-99b-3p对山羊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影响机制. 林月霞,吕玉华,朱丽慧,戴建军,张德福,廖荣荣. 2024

[5]代谢组和转录组联合解析马蔺花瓣花青素积累机制. 李楠,毛培春,郑明利,云岚,田小霞,孟林. 2025

[6]油菜种间杂交后代叶色变异研究. 赵志刚. 2013

[7]水稻黄绿叶调控基因YGL18的克隆与功能解析. 杨凯如,贾绮玮,金佳怡,叶涵斐,王盛,陈芊羽,管易安,潘晨阳,辛德东,方媛,王跃星,饶玉春. 2022

[8]水稻黄叶少分蘖突变体yllt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 康伟伟,李哲理,高扬,戴力,杨峰,肖丰,谭炎宁,易自力. 2020

[9]基于联合分析的城镇居民蔬菜流通终端选择偏好研究. 周桂芹. 2019

[10]代谢组学-转录组学联合分析不同品种柿叶矿物质含量差异. 余贤美,王洁,高瑞,龚榜初,艾呈祥. 2023

[11]表型组学及多组学联合分析在植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中的应用. 程超华,唐蜻,邓灿辉,戴志刚,许英,杨泽茂,刘婵,吴姗,粟建光. 2020

[12]基于联合分析方法的二倍体马铃薯群体抗旱性评价. 高春燕,秦军红,徐建飞,段绍光,卞春松,金黎平,李广存. 2021

[13]AI视角下梨基因组学和表型组学联合分析思路探究. 潘荣光,俞乐,杜贞容,沙守峰,彭秀媛,白冰,姚磊,邹德君,郭合宇. 2025

[14]墨兰新品种‘迎春素’. 魏永路,金建鹏,高洁,郑睦銛,陆楚桥,杨凤玺,朱根发. 2019

[15]中越兰花产业化科技创新研究——墨兰高效栽培技术. 陈剑东,黄刚,张金显,卢家仕,陈俊宏,邓志东. 2019

[16]墨兰'达摩'原叶绿素酸酯氧化还原酶基因CsPORB功能的初步研究. 梁迪,杨凤玺,叶庆生,朱根发. 2019

[17]墨兰新品种'四季花'. 金建鹏,高洁,谢琦,魏永路,陆楚桥,杨凤玺,朱根发. 2022

[18]培养基不同成分对墨兰根状茎分化成苗的影响. 朱根发,叶秀斌,陈明莉,王碧青. 2003

[19]不同浓度活性炭对墨兰离体培养的影响. 翁锦周,林加耕,林江波. 2006

[20]墨兰与大花蕙兰种间杂种原球茎的诱导及增殖研究. 朱根发,陈明莉,罗智伟,罗思琼,吕复兵,王碧青.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