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树脂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工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段宙位
作者: 段宙位;谢辉;何艾;王世萍;刘佳;窦志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孔树脂;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7 年 13 期
页码: 186-1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以菠萝蜜果皮为原料,比较5种大孔树脂对菠萝蜜果皮黄酮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的大孔树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纯化工艺;测定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化前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作用,分析纯化效果。结果表明:NKA-9树脂纯化菠萝蜜黄酮效果较好,最佳条件为粗提液浓度6 mg/m L,上样流速1.5 m L/min;洗脱剂70%(v/v)乙醇,洗脱流速2.5 m L/min,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度提高至80.15%。菠萝蜜果皮黄酮纯化后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IC_(50)值分别为0.0054、0.015 mg/m L,优于纯化前的IC_(50)值0.041、0.092 mg/m L。以上说明,NKA-9树脂适合分离纯化菠萝蜜果皮黄酮。
分类号: TS209
- 相关文献
[1]大孔树脂吸附法纯化火龙果皮甜菜色素工艺. 周俊良,沈佳奇,马玉华,韩秀梅,张兴无. 2017
[2]紫甘薯红色素纯化工艺的研究. 林琳. 2015
[3]大孔树脂纯化沉香叶黄酮工艺优化及纯化前后抗氧化性比较. 段宙位,陈婷,何艾,方宗壮,王世萍,谢辉. 2020
[4]大孔树脂纯化蓝莓果渣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安晓婷,周涛,李春阳,王兴娜. 2013
[5]胭脂李多酚纯化工艺及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 李怡彬,赖谱富,陈君琛,吴俐,汤葆莎,翁敏劼. 2016
[6]莲籽通心粉中莲心总碱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李露,薛淑静,周明,何建军,关健,张凌霄,杨德,郭鹏. 2013
[7]大孔树脂纯化高粱壳色素的研究. 张良晨,王波,石太渊,迟吉捷,张锐. 2016
[8]XAD-7HP大孔树脂纯化紫玉米苞叶花色苷的研究. 吴克伟,赵晓燕,李应彪,马越,张超,牟杰. 2009
[9]应用大孔树脂纯化花生壳总黄酮. 杨庆利,毕洁,禹山林,张吉民,宫清轩,秦蒙蒙. 2009
[10]大孔树脂纯化红松松球鳞片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李波,包怡红,高锋,王振宇. 2012
[11]欧李红色素纯化工艺. 刘淑琴,常虹,周家华,兰彦平,姚砚武,冯翠萍. 2010
[12]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发酵液中虫草素的研究. 刘艳芳,唐庆九,杨焱,张劲松,冯娜,周帅. 2011
[13]大孔树脂纯化蓝莓叶多酚及其组成分析. 冯进,李敏,曾晓雄,李春阳. 2013
[14]NKA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桑椹红色素的研究. 陈美红,徐玉娟,李春美. 2007
[15]大孔树脂法纯化覆盆子中黄酮化合物. 曹艳,金佳秀,巩卫琪,孙彩霞,阿妮亚,夏其乐. 2022
[16]米糠酚类物质的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 童鑫,张瑞芬,邓媛元,肖娟,刘磊,张雁,魏振承,张名位. 2016
[17]用大孔树脂纯化栀子黄色素的研究. 张德权,吕飞杰,台建祥,付勤. 2004
[18]大孔树脂纯化碱提花生壳总黄酮. 毕洁,杨庆利,于丽娜,张初署,孙杰. 2011
[19]蛹虫草中虫草素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 李学军,都兴范,王林美,李亚洁,米锐,孟楠,温志新,李树英. 2012
[20]大孔树脂对黑大豆种皮花色苷的纯化研究. 徐金瑞,张名位,刘兴华,孙玲.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密度对云南省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云麦114'产量和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作者:田景梅;刘佳;杨晓云;李绍祥;张翠萍;张林;刘琨;朱润云;丁明亮
关键词:’云麦114’;弱筋小麦;种植密度;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茎蘖动态
-
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在滨海盐渍土盐分反演中的适用性
作者:潘昊;陈诗扬;李祎森;李映祥;曹怀堂;刘佳
关键词:遥感;土壤含盐量;高光谱影像;分数阶微分数据变换;敏感波段;梯度提升机
-
基于改进UNet模型的核桃树枝条分叉点定位与修剪位置选择
作者:王志富;马文强;项斌斌;杨莉玲;沈晓贺;刘佳
关键词:图像处理;核桃;修剪;UNet模型;分叉点;定位
-
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区的药剂防控与产量损失
作者:马继芳;王永芳;白辉;张梦雅;刘佳;李志勇;董志平
关键词:谷瘟病;谷锈病;混合发生;防控;产量损失
-
槟榔干燥动力学模型及微观结构、代谢物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张晶;代佳慧;王世萍;代文婷;康效宁;吉建邦;胡玉娟
关键词:槟榔;干燥动力学模型;微观结构;代谢物;质构
-
赤霉素穗轴涂抹处理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敏;韩守安;谢辉;刘旭鹏;麦合木提·图如普;漆颖;阿地里太·铁力克;艾尔买克·才卡斯木;潘明启;张雯
关键词:葡萄;赤霉素;果实品质;穗轴施用;裂果率;硬度;自育品种
-
2个杏栽培品种需冷量差异的分子机制探索
作者:刘佳;黄大荣;尧美英;刘硕;张玉萍;张国薇
关键词:杏;全球变暖;低温需求;转录组测序;植物激素;转录后调控;耐寒性;差异表达基因;蛋白质去磷酸化;可变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