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林茜

作者: 林茜;高营营;覃换玲;黄天琨;赵宇;王钟霞;陈淑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组织培养;快繁;脱毒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435-4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培育‘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木,初步建立‘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方法】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以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和IBA为变量,接种后‘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为因变量;通过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技术,在32℃预热处理7 d,再逐渐升温至37℃热处理30 d后,剥取茎尖进行培养,待获得完整植株时,利用RT-PCR检测方法对‘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进行病毒检测。【结果】‘阳光玫瑰’葡萄嫩茎段外植体经75%乙醇30 s+0.1%氯化汞8 min处理,外植体的污染率和褐化率最低;经消毒灭菌的外植体接种到添加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萌发,在1.5 mg·L-16-BA和0.2 mg·L-1NAA的培养基上萌芽率最高;将启动培养获得的无菌新芽,接种到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培养,在1.0 mg·L-16-BA+0.1 mg·L-1NAA的培养基中单芽增殖效果最明显;把继代培养中生长健壮的单芽切下,转入添加IBA和NAA的1/2 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在添加0.4 mg·L-1IBA和0.2 mg·L-1NAA的1/2 MS培养基上生根效果最佳;采用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进行‘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苗的脱毒处理,热处理植株的成活率为78%,茎尖成活率为60%,经检测,再生植株不带葡萄卷叶病毒1(GLRaV-1)、葡萄卷叶病毒3(GLRaV-3)、葡萄病毒A(GVA)、葡萄斑点病毒(GFkV)、葡萄扇叶病毒(GFLV)。【结论】初步建立了‘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快繁技术体系,为‘阳光玫瑰’葡萄组培脱毒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分类号: S663.1

  • 相关文献

[1]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蒋明权,王钰,林毅,阮龙,张瑛. 2003

[2]日本薯蓣脱毒培养及离体高效快繁体系的建立. 解晓红,陈丽,裴蕾,李江辉,李波,解红娥,武宗信. 2011

[3]甘薯茎尖脱毒及快繁技术研究. 孟令文. 2010

[4]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研究. 李闯,张海燕,谭化,王洋,王凤,张海,王忠伟. 2019

[5]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 2018

[6]甘薯济黑1号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苏文瑾,周争明,黄平,宋晶,雷剑,王连军,柴莎莎,熊本江,杨新笋. 2013

[7]葡萄脱毒及无毒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郭西智,顾红,陈锦永,张威远,张洋,程大伟. 2016

[8]马铃薯吉科6号茎尖脱毒及组织快繁研究. 韩艳,曹丽,李闯,姚琪,谭化,王洋,王娜,于娅,王忠伟. 2023

[9]大蒜茎尖脱毒培养及快繁技术研究. 张寒霜,赵俊丽,李伟明,付书平,王书生. 2006

[10]半夏的病毒危害及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解红娥,解晓红,李江辉,陈丽,武宗信,郝建平. 2005

[11]甘薯脱毒试管苗高效快繁体系研究. 周志林,唐君,张允刚,赵冬兰,史新敏. 2008

[12]状元红葡萄的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杨光,金桂花,董俊,张青,龚娜. 2014

[13]芋头脱毒快繁技术规程. 张培通,殷剑美,王立,韩晓勇,刘水东,吴薇,常蕾,罗敏. 2017

[14]怀山药茎尖脱毒培养与茎段增殖研究. 苗利娟,韩锁义,张新友,黄冰艳,汤丰收,董文召,王素霞. 2011

[15]栝蒌脱毒苗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郑明福,杨博智,吴艺飞,周晓波. 2010

[16]大蒜茎尖脱毒及快繁研究. 于德才,李学湛,吕典秋,白艳菊,张红骥. 2005

[17]兴仁金线莲丛生芽诱导增殖研究. 罗晓青,蒙秋伊,查兰松,张志勇,卢加举. 2012

[18]栝楼组织培养与快繁研究. 李小泉,韦华芳,李朝生,张进忠,牟海飞. 2010

[19]TDZ在非洲菊组培快繁中的应用. 汤雪燕,赵统利,邵小斌,朱朋波,孙明伟,王江英,徐艳. 2015

[20]麝香百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建立. 高博,郝永丽,胡海波,张富丽,于立敏.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