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园分别间作距瓣豆与广东金钱草对土壤养分、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袁秉琛
作者: 袁秉琛;王燕茹;孙郁婷;李承臻;虞道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荔枝;间作;距瓣豆;广东金钱草;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24 年 007 期
页码: 1411-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荔枝园间作距瓣豆(Centrosema pubescens Benth.)、广东金钱草(Grona styracifolia)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采集间作距瓣豆和广东金钱草不同模式下荔枝树行间0~40cm深的土壤样本,测定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硝态氮、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和pH等理化因子,同时利用Illumina NovaSeq测序平台对荔枝园间作距瓣豆与广东金钱草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进行16S扩增子检测。结果显示:0~20cm土层的养分含量普遍高于20~40cm土层;0~20cm土层中,与CK相比,间作距瓣豆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7.06%,土壤全氮含量提高8.70%,土壤铵态氮含量提高103.29%;间作广东金钱草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提高69.41%,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提高32.48%,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12.78%,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9.44%。20~40 cm土层中,与CK相比,间作距瓣豆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含量提高114.58%,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48.07%;间作广东金钱草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含量下降15.07%,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105.43%,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32.60%。在微生物多样性方面,0~20 cm土层的各项指数普遍高于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中,与CK相比,间作距瓣豆处理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降低7.65%和7.68%;20~40cm土层,间作广东金钱草处理中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分别提升6.93%和6.74%。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方面,所有土层样品中主要的优势菌门均为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主要的优势菌属为酸杆菌门亚群Gp2、Gp13和Bryobacter、Candidatus Solibacter、Bathyarchaeia等菌属;间作后明显增加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Gp2、Gp13、Bryobacter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pH、全钾、全磷和速效钾是影响土壤微生物菌门结构的主要理化因子。综上所述,研究结果为荔枝园间作距瓣豆与广东金钱草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67.1%S158%S551
- 相关文献
[1]间作崖州硬皮豆对荔枝园土壤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甄云楠,薛荟,刘倩,虞道耿. 2024
[2]荔枝园间作柱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承臻,袁秉琛,王燕茹,蓝俊,罗丽娟,虞道耿. 2024
[3]成都龙泉山不同林龄香樟人工林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 赵玉林,陈云江,冯毅,扎西罗布,甘雅文,虞超,伍小刚,潘开文,张林. 2022
[4]藜麦播期和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吴嘉宇,马学军,刘文瑜,王旺田,袁鹏飞,杨发荣. 2024
[5]海南荔枝主产区果园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吴文碟,胡福初,姚丽贤,周文静,周瑞云,吴凤芝,王祥和,陈哲. 2021
[6]海南儋州荔枝园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刘贤,刘壮,吴曼峰,王永造,王为辉. 2011
[7]茶树/大豆间作体系氮素对茶叶品质成分及其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金婷,韦锦坚,韦持章,农玉琴,骆妍飞,陆金梅,廖春文,覃潇敏. 2021
[8]茶树/大豆间作对茶树土壤和茶叶营养品质的影响. . 2019
[9]云南干旱地区芒果园生草栽培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张发明,陈于福,解德宏,龙亚芹,尼章光. 2012
[10]间作豆类作物对大樱桃生长和土壤特性、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牛宇,薄晓峰,秦作霞,蒙秋霞. 2019
[11]槟榔间作香露兜对土壤养分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唐瑾暄,秦晓威,鱼欢,吉训志,邓文明,张昂,宗迎. 2021
[12]不同间作方式对凉粉草品质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苏海兰,朱雁鸣,陈宏,牛雨晴,郑梅霞,朱育菁. 2024
[13]不同间作物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 孙云南,梁名志,夏丽飞,王丽,蔡丽,杨盛美,陈玫. 2011
[14]槟榔不同株行距间作香草兰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 王华,王辉,赵青云,庄辉发,宋应辉,朱自慧. 2013
[15]不同棉花高粱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魏学文,韩文风,徐勤青,王桂峰,熊世武,王占彪. 2024
[16]不同种植模式对香蕉根区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王丽霞,井涛,殷晓敏,苏璐,王必尊,李敬阳,何应对. 2020
[17]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18]大豆行距对玉米‖大豆间作营养品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董韦,李思梦,王维,耿晓月,侯会,张巧凤,苏涵,徐振. 2024
[19]红壤丘陵区玉米鲜食大豆间作的丰产增效和土壤培肥效应. 宋惠洁,秦文婧,李桂龙,刘佳,胡丹丹,吴艳,柳开楼. 2024
[20]距瓣豆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综合评价. 严琳玲,张瑜,王文强.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墨脱野生牧草资源营养价值分析与评价
作者:郭禹;蓝俊;李承臻;唐显翔;虞道耿;陈学达
关键词:野生牧草;资源利用;营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度法
-
蝴蝶豆的营养品质综合评价分析
作者:甄云楠;薛荟;王燕茹;袁秉琛;虞道耿
关键词:蝴蝶豆;营养价值评价;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分析
-
不同采集地猪屎豆资源生产性能与饲料化评价
作者:吕仁龙;孙郁婷;王燕茹;张雨书;李茂;周汉林;杨虎彪
关键词:猪屎豆;生产性能;发酵品质;干物质消化率;资源利用
-
荔枝园间作柱花草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李承臻;袁秉琛;王燕茹;蓝俊;罗丽娟;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柱花草;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
间作崖州硬皮豆对荔枝园土壤及其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甄云楠;薛荟;刘倩;虞道耿
关键词:荔枝;间作;‘崖州’硬皮豆;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假木豆属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袁秉琛;王燕茹;孙郁婷;李承臻;虞道耿
关键词:假木豆;植物学性状;遗传多样性
-
蝴蝶豆种质资源芽期耐盐性筛选及评价
作者:王燕茹;袁秉琛;孙郁婷;王志勇;虞道耿
关键词:蝴蝶豆;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