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虎

作者: 石虎;杨永智;周云;龚磊;王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青薯9号;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5 期

页码: 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建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的遗传转化体系,以青薯9号无菌苗为材料,通过对其茎段和叶片再生体系的筛选,优化了培养基添加的最佳植物激素配比浓度。试验结果表明:无菌苗的茎段比较适合诱导愈伤组织并且愈伤组织的诱导需要光照。青薯9号马铃薯茎段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基础培养基为:MS无机成分+蔗糖25 g/L+琼脂6 g/L+肌醇100 mg/L+烟酸2 mg/L+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6)0.5 mg/L+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1)0.4 mg/L+叶酸0.25 mg/L+生物素0.05 mg/L。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的最佳基础培养基是:MS培养基+蔗糖25 g/L+琼脂8 g/L+酪蛋白的酶水解物1 g/L。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激素配比为:2.0 mg/L NAA+6.0 mg/L 6-BA;最佳分化培养基激素配比为:0.1 mg/L NAA+3.0 mg/L 6-BA+GA33.0 mg/L+ZTR 1.0 mg/L。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马铃薯品种茎段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 邱礽,陶刚,朱英,黄永会,程仪琳,刘作易. 2009

[2]黑木相思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胡峰,施琼,黄烈健. 2014

[3]提高春小麦幼胚离体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效率的研究. 张金林,石明辉,许瑞,李唯,王锁民. 2007

[4]水稻武育粳3号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阎丽娜,李霞,蔡庆生. 2009

[5]杂交酸模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 杨起简,景瑞莲,厉秀茹,刘玉芬,张蕾. 2001

[6]‘光叶蔷薇’器官间接再生体系的建立及GUS基因转化的初步研究. 吕经娟,李淑斌,周宁宁,蹇洪英,王其刚,张颢,唐开学. 2014

[7]香根草外植体的选择及植株再生试验. 黄玉玲,杨宝明. 2014

[8]小麦基因型对幼胚和成熟胚离体培养的影响. 胡冬梅,王志伟. 1999

[9]秦艽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魏莉霞,漆燕玲. 2010

[10]马铃薯不同品种茎段再生系统的筛选. 李凤云,盛万民,于天峰,王立春. 2005

[11]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研究. 张红梅,刘小红,张红伟,刘欣洁,陈刚,谭振波. 2004

[12]持续干旱胁迫对青薯9号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邓仁菊,卢扬,曾宪浩,何天久,潘建梅,雷尊国. 2017

[13]四川高海拔地区种植密度对青薯9号产量的影响. 沈学善,吴伯生,潘俊锋,夏江文,李艳,屈会娟. 2017

[14]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示范推广现状及对策. 斯年,刘正玉,曾钰婷,许娟妮,祁驰恒,白玛玉珍,欧珠,谭淑琼. 2016

[15]马铃薯青薯9号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蒲秀琴. 2013

[16]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良种繁殖示范试验. 斯年,曾钰婷,祁驰恒,许娟妮,欧珠. 2018

[17]全粉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引进与鉴定利用. 廖文华,卓嘎,尼玛卓玛,王晋雄,张玉红,曲吉,刘静,尹中江. 2012

[18]优质抗旱马铃薯新品种青薯9号选育及栽培要点. 王舰,蒋福祯,周云,张艳萍,申海峰,蒲秀琴. 2009

[19]马铃薯不同基因型幼芽茎外植体的组织培养. 张永成,张凤军. 2009

[20]马铃薯根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张凤军,张永成,毛玉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