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DNA导入水稻的RAPD分子验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斌
作者: 王永斌;孟庆勇;刘传雪;王广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外源DNA导入;水稻;RAPD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09 年 0 卷 S1 期
页码: 136-138+1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高光效C4植物玉米DNA为供体、通过花粉管通道技术导入水稻所获得的水稻后代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从60个引物中找到12个引物检测出DNA的多态性,证明外源DNA导入受体后引起后代基因组的显著变异.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玉米DNA导入水稻变异后代的研究. 王永斌,赵远玲,闫丽娟,孟庆勇,王广金. 2011
[2]小麦抗锈变异体的RAPD分子验证. 秦琳,李杉,崔凯荣,王亚馥,倪建福,周文麟. 1997
[3]外源DNA导入小麦变异后代的抗旱耐盐性初步鉴定及RAPD验证. 刘青,孙兰珍,宋伟,隋新霞. 2004
[4]耐草甘膦菜豆DNA导入大豆及其分子检测. 陶波,栾凤侠,沈晓峰,关荣霞,邱丽娟. 2007
[5]高粱DNA导入普通小麦选育高产春小麦新品系研究. 倪建福. 2003
[6]外源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及RAPD分子验证. 雷勃钧,李希臣,卢翠华,钱华,周思君,谢纬武,王斌. 1994
[7]外源DNA导入高粱及其后代的RAPD分子验证. 王黎明. 2002
[8]云南省3种作物品种RAPD指纹图谱的构建. 熊华斌,吴渝生,程在全. 2004
[9]利用显微放射自显影技术检测外源DNA导入玉米的研究. 刘金元,陈学留,朱斗北,时香玉,祝清俊. 1994
[10]水稻外源DNA导入变异系与受体的农艺性状差异及其基因变异分析. 胡远艺,彭彦,毛毕刚,王津津,赵炳然. 2013
[11]利用外源DNA导入培育水稻品种研究新进展. 詹庆才,曾曙珍,熊伏星. 2002
[12]远缘物种DNA导入水稻保持系的种质创新及SSR分析. 夏红爱,阳和华,唐家斌,周成,朱立煌,袁隆平. 2004
[13]不同施肥方式对导入大豆DNA后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李建粤,王丽娟,吕英海,陆家安,侯根宝,张建明. 2003
[14]生物技术在水稻蛋白质改良上的应用. 郑景生,张君诚. 2003
[15]水稻外源DNA导入系的创建及主要性状分析. 王丰,柳武革,李金华,刘振荣,李曙光,廖亦龙,彭惠普,毛兴学. 2004
[16]低渗—离心法直接导入外源基因研究. 宋艳,张志勇,宣朴,丁卫红,岳春芳. 1993
[17]外源DNA导入水稻西南175引起的性状变异. 宋令荣,黄兴奇,陈利,杜彬,蒋志农,王芳. 1993
[18]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朱英,陶刚,黄永会,刘作易. 2010
[19]喀斯特高海拔山区玉米骨干自交系遗传多样性RAPD标记分析. 彭忠华,张明生,邱红波,徐如宏,高翔,顾金春,戴保威. 2005
[20]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优良玉米种质的遗传分析和鉴定. 陶刚,刘作易,朱英,宋吉轩,陈泽辉.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利用花药培养技术培育脂肪氧化酶(LOX)活性低的耐储小麦新品系
作者:赵远玲;谭巍巍;刘昭军;李铁;李冬梅;孙铭隆;高凤梅;王永斌
关键词:小麦;脂肪氧化酶(LOX);花药培养;快速转育
-
大豆根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金波;王永斌;谭巍巍;刘昭军
关键词: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响应的转录组分析
作者:郭震华;蔡丽君;刘传雪;王瑞英;关世武;黄晓群;郭俊祥;张兰民;潘国君
关键词:寒地水稻;孕穗期;低温胁迫响应;转录组测序
-
减磷配施腐植酸对羊草生长及磷素吸收的影响
作者:赵婷婷;胡雨彤;张少民;仇春辰;周小国;郭亮;廖雨;王永斌
关键词:磷素;腐植酸;羊草;生物量;光合作用;养分吸收
-
孕穗期低温胁迫下寒地水稻转录组分析
作者:郭震华;马文东;潘国君;杜晓东;周雪松;陆文静;蔡丽君;刘传雪;冯延江
关键词:寒地;水稻;转录组;孕穗期低温
-
大豆微核心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
作者:任洪雷;张丰屹;韩新春;洪慧龙;朱筱;王广金;邱丽娟
关键词:大豆;微核心种质;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
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晓宇;王永斌;张金波;谭巍巍;肖晖;韩新春;刘昭军;王广金
关键词:大豆;育种;诱变育种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