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蚶生物学与增养殖技术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玺
作者: 谢玺;滕炜鸣;李华琳;朱守维;杜尚昆;于佐安;刘项峰;王庆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魁蚶;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增养殖;遗传学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20 年 006 期
页码: 930-9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海洋底栖双壳贝类,近年来,其资源和产量大幅度下降,种质资源受到威胁,魁蚶的自然资源恢复和增养殖势在必行.本文综述了魁蚶的生物学特性、人工繁育与增养殖、生理生态、遗传学、病害与免疫等相关研究进展,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并从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种选育和开发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有益建议,旨在为开展魁蚶增殖放流、资源修复、人工养殖、种质资源保护等研究与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参考.
分类号: S968.31
- 相关文献
[1]脊尾白虾生物学特性与人工繁育的研究进展. 梁俊平,李健,刘萍,李吉涛,陈萍. 2012
[2]云纹石斑鱼生物学特性及人工繁育技术研究进展. 宋振鑫,陈超,翟介明,马文辉,庞尊方. 2012
[3]翘嘴红鱼白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的探讨. 侯冠军,李海洋,蒋业林. 2004
[4]黑斑原鮡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陈美群,李宝海,周建设,潘瑛子,张驰,扎西拉姆. 2016
[5]野猪的遗传学研究与开发利用进展. 李忠秋,马建章. 2010
[6]西施舌增养殖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吴进锋,陈利雄,陈素文. 2005
[7]日本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 (Temmincket schlegel)增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 谢营梁. 1992
[8]光裸方格星虫增养殖对滩涂底质的影响. 李俊伟,颉晓勇,郭永坚,朱长波,陈素文,丁贤,李婷,陈振国. 2018
[9]美洲白鲟养殖业及人工繁殖技术. 廖国璋. 1991
[10]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 陈利雄,吴进锋. 2004
[11]青蛤人工育苗及增养殖的研究. 周琳,于业绍,顾润润,郑国兴,杨世俊,叶朝庚. 2000
[12]我国紫云蛤科经济贝类的生物学及增养殖研究概况. 陈利雄,陈素文,麦扬珊,吴进锋. 2005
[13]我国海洋软相底质底栖经济贝类的可持续利用探讨. 吴进锋,梁超愉,陈利雄,陈素文,李夏. 2005
[14]蛸类渔业概况及增养殖研究现状与展望. 马之明,徐实怀,贾晓平. 2008
[15]国外淡水鱼类增养殖进展. 贾敬德. 1991
[16]关于山东省海水鱼增养殖方向、途径和发展前景的探讨. 雷霁霖. 1992
[17]砗磲研究现状及在我国南海开展养殖的前景. 周勤,王玉芬,姜秀凤. 2014
[18]关于我国发展名、特、优水产品增养殖若干问题的探讨. 陆忠康. 1993
[19]青蛤增养殖技术研究及开发. 于业绍,周琳,顾润润,郑国兴,左振德,薛存德,顾永庚,陈国民,叶朝庚,陆平,黄则平,吴介新,张沛花. 1999
[20]渤海增殖水文环境及年代变异特点. 周诗赉,陈聚法,马绍赛,赵俊.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褶牡蛎线粒体全基因组遗传特征
作者:滕炜鸣;王朔;孙永欣;于喆;李琪;王庆志
关键词:褶牡蛎;基因组;线粒体
-
潮间带大型藻类响应季节变化的脂质重塑特征
作者:杨淼;张之琪;谢玺;雷恒萍;徐欣悦;牛钰姝;王庆志;宫正
关键词:潮间带;大型海藻;脂肪酸;脂质重塑;季节变化
-
钙黄绿素原位标记对四角蛤蜊生理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进;谢玺;白永安;庞金池;刘项峰;滕炜鸣;王庆志
关键词:四角蛤蜊;钙黄绿素;脂肪酸;化学标记;原位标记
-
香螺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
作者:王朔;李华琳;何心怡;滕炜鸣;刘海娇;李大成;于佐安;王庆志
关键词:香螺;形态性状;质量性状;通径分析
-
长牡蛎AMPK基因在三倍体性腺发育中的表达特性及调控机制
作者:王朔;于红;李琪;王庆志
关键词:长牡蛎;性腺发育;AMPK基因;三倍体;调控机制
-
大沽全海笋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作者:傅志宇;李大成;白永安;于笛;于喆;王庆志;郑杰
关键词:大沽全海笋;营养成分;脂肪酸;氨基酸;矿物质
-
半裸舟形藻的优化培养及在仿刺参养殖中的应用
作者:王笑月;王旭达;刘卫东;谢玺;宋广军;李石磊;董颖;周遵春
关键词:半裸舟形藻;仿刺参;生长表现;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