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产粉量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忠旭
作者: 张忠旭;李全英;张丽颖;李如海;陈温福;姚继攀;苏玉安;王彦荣;张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粳稻;恢复系;花粉量;花药物理性状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10 年 S1 期
页码: 492-49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BT型雄性不育恢复系C4115、C52、C73、C238、C3321、C2106、C01、C190为对象,研究花粉量与花药物理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药长度、花药面积以及花药体积越大,杂交粳稻恢复系的产粉量越大,而且杂交粳稻花药长度、花药面积以及花药体积与品种遗传性关系很大,筛选花药长度、面积及体积大的恢复系,可以显著增加花粉量,增加父本田间花粉密度,从而提高杂交粳稻制种产量。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抗虫性水稻恢复系选育及特性分析. 陆贤军,何树林,陈晓娟,卢代华,孙淑霞,李治华,刘光春,张义正,任光俊. 2008
[2]野败型细胞质杂交粳稻恢复系筛选结果初报. 徐大勇,方兆伟,樊纪伟,卢百关,刘汉青. 2006
[3]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王健康,刘超,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8
[4]粳型三系杂交稻亲本开花习性研究. 王胜军,王广峰,范俊山,张春和,闫双勇,童继平,马忠友,苏京平,孙林静,刘学军. 2009
[5]我国杂交粳稻恢复系的遗传多样性. 闫双勇,马忠友,范俊山,张春和,李素敏. 2011
[6]北方杂交粳稻7个骨干亲本开花性状研究.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陈盈. 2022
[7]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金成海,高明晶,周广春,全东兴,孟维韧,朴红梅. 2014
[8]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宁恢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 姚姝,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周丽慧,赵凌,李余生,王才林. 2014
[9]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全立勇,施标,高卫兵,袁勤. 2000
[10]12个粳稻新不育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评价. 赵庆勇,朱镇,张亚东,赵凌,张巧凤,许凌,王才林. 2008
[11]东北新育成粳型三系杂交稻恢复系开花习性研究. 刘晓兵,全东兴. 2015
[12]杂交粳稻六优8―2. 张兆兰. 1989
[13]优质杂交粳稻恢复系‘C66’的选育与应用. 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陈盈. 2023
[14]利用轮回选择法创造粳稻三系恢复系的研究. 全东兴,陈温福,周广春. 2007
[15]杂交粳稻新恢复系产量相关性状和外观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牛付安,程灿,周继华,储黄伟,曹黎明,罗忠永. 2019
[16]高寒地区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和展望. 郑福余,周劲松,张君,陶永庆. 2007
[17]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袁勤,全立勇,吴惠民,倪林娟,吴月兰. 1997
[18]粳稻恢复系条纹叶病抗性的定向改良. 张亚东,朱镇,陈涛,赵庆勇,周丽慧,赵凌,李余生,王才林. 2010
[19]不同环境条件对杂交粳稻恢复系离体花粉活力的影响. 张忠旭,姚继攀,李全英,张丽颖,李如海,陈温福,苏玉安,王彦荣,张雪. 2010
[20]优质强优势晚粳恢复系申繁24的创制与利用. 程灿,储黄伟,周继华,牛付安,高卫兵,罗忠永,曹黎明,袁勤.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新品种辽粳1922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姚继攀;蒋洪波;刘博;梁传斌;刘军;沈枫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辽粳1922;选育;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
草类植物种子学实验课大实验模式设计与实践
作者:韩云华;胡小文;刘亚洁;余玲;王彦荣
关键词:种子学实验;课程大实验;教学模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教学方式;教学效果
-
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丹67优89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
作者:张满利;李全英;李如海
关键词:杂交粳稻;辽丹67优89;机械化;制种技术
-
副鸡禽杆菌lpxM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梁之瑄;梅晨;张雪;徐浩钧;支岩;李焕荣;王宏俊
关键词:副鸡禽杆菌;lpxM蛋白;原核表达;免疫原性
-
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现状与分析
作者:刘军;梁传斌;姚继攀;刘博;蒋洪波;沈枫
关键词:辽宁省;水稻;植物新品种权
-
烤烟新品系烘烤特性研究
作者:孙计平;李丽华;张雪;侯咏;李雪君;孙焕
关键词:烤烟;新品系;烘烤;易烤性;耐烤性
-
优质辽粳稻米与日本大米食味品质比较
作者:姚继攀;韩雷;蒋洪波;刘博;梁传斌;刘军;沈枫
关键词:辽粳品种;大米;食味;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