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珅

作者: 王珅;周斌;范保杰;彭建祥;王彦;谢志春;刘长友;时会影;沈颖超;耿立格;王冰冰;田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

期刊名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671-9387

年卷期: 2023 年 010 期

页码: 63-7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构建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为食用豆品种改良和基础研究提供丰富的种植资源和研究信息。【方法】借助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保存的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信息,基于B/S模式开发,利用LAMP(Linux+Apache+MySQL+Perl/Python)环境,设计并构建了在线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https://breeding.biobin.com.cn/germ),并展示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方法。【结果】构建了由数据层、处理层、表现层构成,可进行表型数据导入、检索与编辑的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结合相关工具可进行表型相关性、层级聚类、划分聚类、遗传多样性指标等分析,且分析结果可视化。其中,表型鉴定可进行表型相似性与性状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以雷达图或者线性回归图形式展示;表型相似性分析可以快速比较多个材料之间的数据,综合评价多个性状,选择更符合预期的育种材料;性状相关性分析可以分析任意两个性状之间的关联性,得到性状之间的关联程度。【结论】食用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分析系统的构建有效解决了种质资源表型数据信息保存分散、不标准、分析利用困难等问题,实现了资源数字化管理、分析和共享,可用于我国食用豆育种及相关性状分析研究。

分类号: S52

  • 相关文献

[1]食用豆新品种“粒用型白芸豆”选育. 程英,徐敏. 2007

[2]食用豆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研究. 胡谟彪,傅绍清,罗苹. 1996

[3]烟草-早熟食用豆轮作模式研究. 曹明锋,宁尚辉,祝利,梅光军,彭斯文,卢红玲,张清壮,龙世平. 2019

[4]新疆食用豆种业"十四五"发展研究报告. 季良,彭琳,孙广平,徐新年. 2020

[5]我国食用豆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夏先飞,陈巧敏,肖宏儒,杨光,宋志禹,梅松. 2019

[6]食用豆类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王建花,王丽侠,程须珍,张耀文. 2017

[7]食用豆类标准物质的研制及优质源标准的制定. 李安智,傅翠真. 1992

[8]美国食用豆的生产、消费与贸易概况. 王瑞民,张蕙杰,周俊玲. 2011

[9]中国食用豆出口贸易结构分析及展望. 王腾坤,张蕙杰,周俊玲. 2018

[10]江苏省食用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陈新,袁星星,顾和平,张红梅,陈华涛. 2009

[11]中国食用豆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陈红霖,田静,朱振东,张耀文,陈巧敏,周素梅,王丽侠,刘玉皎,何玉华,尹凤祥,魏淑红,程须珍. 2021

[12]加拿大食用豆生产、消费及贸易概况. 杜甘露,张蕙杰,周俊玲. 2012

[13]中国食用豆贸易现状与前景展望. 刘慧. 2012

[14]世界食用豆生产、消费和贸易概况. 刘慧. 2012

[15]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区食用豆生产现状与趋势分析. 蔡鑫鑫,吕晓丽,谭娟,王舒,张崎峰. 2016

[16]食用豆抗豆象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杨晓明,程须珍,朱振东,刘昌燕,陈新. 2023

[17]基于GIS的食用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康晓洁,张蕙杰,龚谨,诸叶平. 2013

[18]泰国食用豆生产概况与前景分析. 陈新,袁星星,陈华涛,张红梅,崔晓艳,顾和平. 2011

[19]广西主要的4种食用豆对绿豆象抗性研究初探. 江洪平,廖张波. 2022

[20]油菜抗菌核病的特征与育种策略. 刘胜毅.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