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康敏
作者: 赵剑锋;顾中量;侯茂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背飞虱;水稻;拌种剂;防治效果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6 年 42 卷 02 期
页码: 220-224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白背飞虱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而且是近年来发生严重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唯一传播介体。为有效降低白背飞虱自身的危害及其传播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在云南德宏开展了4种拌种剂防治白背飞虱的田间药效试验。在25%吡蚜酮WP、60%吡虫啉FSC、35%丁硫克百威DS及70%噻虫嗪WS中,35%丁硫克百威DS在拌种后31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效仍高达93.6%,其他3种拌种剂的防效分别为75.0%、55.0%及49.3%。因此35%丁硫克百威DS是适合于当地防治白背飞虱的水稻拌种剂。
分类号: S435.112.3
- 相关文献
[1]吡虫啉拌种控虱防矮效果及对水稻成苗的影响. 刘中求,刘雯煦,成燕清. 2013
[2]适于防治谷子粒黑穗病的拌种剂及药种比筛选. 闫锋. 2024
[3]不同拌种剂对水稻种子发芽及秧苗素质的影响. 文廷刚,钱新民,杜小凤,吴传万,吴雪芬,王伟中. 2015
[4]毯苗机插水稻长秧龄壮秧培育途径的探索. 薛建涛,李娈,丛舒敏,余恩唯,胡雅杰,常勇,周明明. 2022
[5]甲维·毒死蜱不同剂型对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蜘蛛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赵来成,缪康,吉沐祥,端木和林,束华平. 2010
[6]氟啶虫酰胺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治效果及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于居龙,缪康,赵来成,杨红福. 2016
[7]灭幼酮对白背飞虱的防治研究. 罗善昱,韦素美. 1991
[8]烯啶虫胺对稻飞虱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试验. 肖汉祥,李燕芳,张扬,廖永林,张振飞. 2013
[9]21%醚菊·吡蚜酮SC对白背飞虱的控制效果及对稻田天敌安全性评价. 束兆林,缪康,赵来成,吉沐祥,方继朝,郭慧芳,刘宝生. 2011
[10]吡虫啉对白背飞虱的防效及其应用. 邱光,顾正远,端木和林,倪寿坤,任正才,夏安平,苗桂英. 1994
[11]水稻带药移栽对分蘖期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防治效果. 廖永林,李燕芳,刘明津,肖汉祥,张振飞,张扬,朱均权. 2013
[12]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熊战之,刘伟中,张凯,赵桂东. 2015
[13]双季稻白背飞虱的被寄生率暨存活率分析. 祝增荣,陈建明,程家安,黄次伟,华丘林. 2004
[14]湖南省地方稻种资源多抗性评价. 侯小华,魏子生,周祖铭. 2000
[15]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及产卵行为的影响. 陈洁,李桂亭,刘光杰,张磊,张新才. 2005
[16]运用电子记录技术检测白背飞虱田间种群致害性. 沈君辉,李平,刘光杰. 2005
[17]中国的白背飞虱研究概况. 沈君辉,尚金梅,刘光杰. 2003
[18]水稻品种对稻飞虱抗性鉴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刘光杰,付志红,沈君辉,张亚辉. 2002
[19]白背飞虱为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防治指标的研究进展. 刘光杰,陈爱辉,沈君辉. 2003
[20]种植抗虫品种和减量使用杀虫剂的白背飞虱可持续治理技术的田间试验. 刘光杰,寒川一成,石敦贵,陈仕高,沈君辉,谢雪梅,谯青春,蒲正国,刘祥贵,杨英松,王敬宇,刘春,万蓉.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一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助剂对水稻飞防药剂的减量增效作用
作者:钟玉琪;戴长庚;龚佑辉;于晶;程益宇;韩永强;陈友平;侯茂林
关键词:飞防助剂;二化螟;稻飞虱;水稻纹枯病;防效
-
黑肩绿盲蝽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
作者:许常玉;刘玉娣;侯茂林
关键词:半翅目;盲蝽科;黑肩绿盲蝽;线粒体基因组;系统发育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在广西兴安的迁入与侵染动态
作者:于晶;戴长庚;钟玉琪;侯茂林
关键词: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带毒率;病毒传播与侵染
-
配施硅肥对稻飞虱取食量、田间种群数量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作者:黄所生;吴碧球;程学江;庞兴东;吴锋;李成;罗翠萍;宁紫月;黄芊;凌炎;龙丽萍;侯茂林;黄凤宽
关键词:硅肥;稻飞虱;取食量;种群动态;绿色防控
-
取食施硅水稻对褐飞虱成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韩永强;李丹丹;邓权权;侯茂林
关键词:褐飞虱;硅;水稻;保护酶;解毒酶
-
寄主转换对稻纵卷叶螟寄主种群适合度及生命表参数的影响
作者:陈萍;刘欢;侯茂林
关键词:稻纵卷叶螟;发育适合度;玉米;水稻;寄主转换;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
-
白背飞虱若虫和雄雌成虫唾液腺蛋白鉴定
作者:李飞;易金玉;刘玉娣;侯茂林
关键词:白背飞虱;唾液腺蛋白;蛋白功能;发育阶段;性别;KOG功能注释;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