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淀粉合成对夜温变化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玉屏

作者: 张玉屏;王军可;王亚梁;陈燕华;朱德峰;陈惠哲;向镜;张义凯;刘小军;朱艳;曹卫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夜温变化;淀粉积累;生理特性;昼夜差异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20 年 34 卷 006 期

页码: 525-5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夜温变化对水稻淀粉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方法]以优质软米浙禾香2号为材料,在灌浆初期设置31℃/20℃(LT)、31℃/24℃(NT)、31℃/28℃(HT)3个夜间温度模式,测定其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合成关键酶活性及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1)与NT相比,LT和HT处理显著降低粒重和淀粉积累,降低糊化温度和胶稠度,并影响支链淀粉链长,降低支链淀粉含量,提高直链淀粉含量,HT的影响要大于LT;2)LT和HT处理对白天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降低籽粒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积累,抑制蔗糖转运基因OsSUT1、OsSUT2和OsSUT4在夜间和白天表达;3)LT和HT处理降低夜间和白天蔗糖水解相关酶活性,增加淀粉水解酶活性,导致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籽粒中糖利用受阻;4)与NT相比,LT和HT处理下腺苷二磷酸葡萄糖含量呈现白天降低而夜晚升高的趋势,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积累及利用受到抑制,颗粒结合淀粉合酶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且白天酶活性也受夜间温度的影响;5)与NT相比,LT和HT处理降低了夜间支链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抑制了夜间相关基因的表达,导致支链淀粉合成受阻,但对白天酶活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不大.[结论]夜间高温对淀粉积累的影响要大于夜温降低,夜间高温/低温抑制全天蔗糖转运及代谢,进而抑制淀粉积累;支链淀粉合成受阻是导致直链淀粉相对含量升高的主要原因,直链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白天)受夜温变化影响,而支链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白天)受夜温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分类号: Q948.112+%S511.01

  • 相关文献

[1]不同温光型专用小麦品种花后旗叶生理与籽粒淀粉积累特性. 张嫚,周苏玫,张甲元,张洁梅,李磊,李武超,张珂珂,尹钧. 2017

[2]盐碱胁迫对宁夏水稻籽粒中淀粉积累的影响. 贺奇,殷延勃,马洪文,王昕,张文银. 2022

[3]东海区带鱼底拖网昼夜渔获率差异的统计分析. 严利平,张寒野,程家骅,袁兴伟. 2008

[4]吉林省水稻品种选育过程及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变化. 武志海,邸玉婷,凌凤楼,姜楠,崔菁菁,肖金川,赵国臣,徐克章. 2014

[5]淹水胁迫对水稻玉香油占秧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孔雷蕾,钟卓君,谢萝雅,赵旭生,林子秋,唐湘如. 2017

[6]两优培九及其父本扬稻6号抽穗后叶片与根系衰老特点的研究. 薛艳凤,郎有忠,吕川根,张洪熙,朱庆森,杨建昌,邹江石. 2008

[7]水稻覆膜栽培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玉烛,王学华,曾翔,张岳平,瞿华香,谢洪科. 2009

[8]旱作水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张玉烛,屠乃美,曾翔,张岳平,谢洪科. 2008

[9]施氮量和遮荫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产量及一些生理特性的影响. 闻祥成,莫钊文,段美洋,董浩然,黄贵兴,田华,唐湘如. 2015

[10]高温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李萍萍,程高峰,张佳华,李秉柏,谢晓金,杨沈斌. 2010

[11]不同镁浓度对水稻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丁玉川,罗伟,任小利,徐国华. 2009

[12]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晓龙,程建平,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李进兰,李萍. 2021

[13]不同追氮模式对河南沿黄稻区粳稻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付景,尹海庆,王亚,杨文博,张珍,白涛,王越涛,王付华,王生轩. 2021

[14]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生理特性差异研究. 倪万潮,束红梅,郭书巧,蒋璐,何晓兰,崔晓霞,巩元勇. 2020

[15]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仪春,王洋,陆敏,吴洪恺,曹栋栋. 2018

[16]杂草稻与栽培稻苗期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比较. 王晓琳,朱奕乐,崔亚魁,姚俊宇,李贵. 2019

[17]稻草覆盖马铃薯茬对后季水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徐春梅,王丹英,邵国胜,符冠富,章秀福. 2008

[18]旱作水稻幼穗发育期若干生理特性及节水机理的研究. 黄文江,王纪华,赵春江,黄义德,陶庆会,陶汉之. 2002

[19]不同抗性稗草对水稻产量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谷涛,杨霞,彭琼,柏连阳,李永丰. 2017

[20]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生理特性研究. 赵言文,丁艳锋,陈留根,黄丕生.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