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种子组织培养的几种灭菌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亚群
作者: 胡亚群;周琰琰;薛冬;韦雅雯;闫强;袁星星;陈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绿豆;灭菌;萌发;污染;组培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23 年 64 卷 001 期
页码: 87-91
摘要: 组织培养的关键是对外植体灭菌,目前效果最佳的灭菌剂氯化汞属于剧毒试剂,对环境及人体均有危害.为探究更加安全有效的灭菌方式,本研究以绿豆为试验材料,以75%乙醇+30%次氯酸钠联合灭菌、4%过碳酸钠、 氯气3种灭菌处理方式搭配灭菌时间共8组处理,统计其萌发及污染情况,并在7 d时统计长势相关数据.另外,每组在接种3 d时制备外植体转接至分化培养基,观察统计污染及丛生芽状况,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选出最优灭菌剂及灭菌时间.结果表明,75%乙醇30 s+30%次氯酸钠30 min处理下其污染率为4%,丛生芽分化率为82%,生长速率与生长状况良好.因此,该方法最适合于绿豆组织培养的种子灭菌,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
分类号: S522
- 相关文献
[1]艾叶、苍术在香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车间的空气消毒应用研究. 林贵美,韦华芳,李朝生,李小泉,吴代东,牟海飞,张进忠. 2008
[2]有机硒对绿豆萌发及叶部生理指标的影响. 李亚茹,孙浩月,张琦,吴洪斌,夏春阳,杜吉到,李玉梅,李建英. 2021
[3]绿豆芽菜萌发条件及物质含量测定. 李建英,田中艳,周长军,杨柳,吴耀坤,杜志强,张志刚. 2010
[4]萌发条件对绿豆芽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研究. 石磊,刘超,周柏玲,孟婷婷. 2019
[5]6-BA浸种对盐胁迫下绿豆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建霞,张晓丹,王润梅,周凤,刘文英,刘支平. 2018
[6]北方滑菇半熟料袋料栽培技术. 张季军,张敏,肖千明,孙利平,李红,刘娜. 2012
[7]甘薯茎叶蛋白干粉辐照的灭菌效果. 华粉妹,虞云涛. 1992
[8]沼液臭氧灭菌效果及对养分的影响. 孙加祥,吴华山,朱伟,李保全,邵春荣. 2014
[9]不同灭菌处理对“冷蒸”微生物指标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宋居易,陈惠,郝德荣,刘建. 2015
[10]响应面法优化脉冲强光杀灭干豆腐细菌条件的研究. 王勃,赵旭,朱力杰,惠丽娟,马涛,王鑫壵. 2015
[11]百叶菇丝加工技术. 曹德宾. 2008
[12]几种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柞蚕链球菌的灭活作用. 宿桂梅,赫英姿,刘孝良,李喜升,陈悦,赵春山,仝振祥,宋策. 2015
[13]脉冲电场灭菌技术研究及其在厌氧消化液后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王静萍,胡启春. 2004
[14]自动防疫系统对冬季鸡舍空气净化的效果. 徐鑫,卢真真,刘继军,刘滨疆,刘爱巧,马宗虎,杨洋. 2010
[15]绿萝组培外植体消毒灭菌技术研究. 徐伟,季索菲. 2016
[16]蔬菜汁饮料的研制. 熊何建,郭富常,张峻,蔡国增,霍长俊,赵淑艳,韩志慧,孟广云. 1996
[17]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与应用经验.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 2019
[18]西藏牦牛液态奶加工技术研究. 周雨,文华英. 2019
[19]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对鲈鱼半成品灭菌及品质的影响. 鉏晓艳,李海蓝,张金木,陈玉霞,廖涛,熊光权. 2018
[20]发挥技术优势,助力疫情防控-院水稻所做好防疫医疗物资福照灭菌服务工作. 胡海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
作者:袁宇婷;张晓燕;吴谷丰;黄璐;袁星星;陈新;刘晓勇;薛晨晨
关键词:大豆;耐盐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综合评价;江苏省
-
基于种子发育转录组的豌豆bZIP基因家族分析及种子发育候选基因的鉴定
作者:周恩强;缪亚梅;周瑶;姚梦楠;赵娜;王永强;朱宇翔;薛冬;李宗迪;石宇欣;李波;汪凯华;顾春燕;王学军;魏利斌
关键词:豌豆;PastbZIP;基因家族;种子发育;进化分析;蛋白互作网络
-
绿豆腐霉根腐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构建及抗病资源筛选
作者:闫强;刘欢;王瑞敏;薛冬;周琰琰;郑豫;武婷;任亚举;陈雨婷;刘欣悦;袁星星;陈新
关键词:绿豆;群结腐霉;根腐病;抗性评价;抗病资源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细胞学结合转录组分析发掘绿豆花瓣开放及衰老关键基因
作者:林云;周琰琰;刘金洋;闫强;陈景斌;吴然然;薛晨晨;陈新;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花瓣;转录组;衰老;细胞学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