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包装核桃仁氧化机制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忠梦

作者: 忠梦;刘白宁;华威;王锋;荣瑞芬;段玉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核桃仁;真空包装;细胞超微结构;氧化指标;氧化机制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20 期

页码: 65-73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核桃仁氧化机制.方法:将核桃仁进行真空和非真空包装,在60℃条件下加速氧化,定期取样,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核桃仁细胞平面超微结构和立体形貌结构,并测定过氧化值、羰基价及细胞膜透率等氧化指标,分析比较真空与非真空包装核桃仁氧化过程中细胞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规律,多维度评价氧化进程,探究氧化机制.结果:加速氧化第14天,非真空组核桃仁氧化油脂开始变黏稠,并逐渐加剧.随时间延长,细胞内蛋白体依次出现表面变粗糙、聚集、向细胞边缘移动、分解再组合的变化;油体膜出现破裂、细胞内网状结构破坏,油脂外溢至细胞间隙,细胞体积变小.真空组核桃仁细胞结构变化远小于非真空组,第28天油脂才开始变黏稠,同时其氧化指标数值也极显著低于非真空组(P<0.01);3个氧化指标变化趋势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趋势吻合.结论:透射电镜与扫描电镜多维度观察结合氧化指标评价能更清晰地呈现核桃仁氧化细胞组织超微结构变化规律.真空与非真空包装核桃仁氧化机制相同,但氧化程度不同,真空包装能显著降低核桃仁的氧化.

分类号: TS255.6

  • 相关文献

[1]冻藏期间河蟹蟹黄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稳定性. 刘小莉,张金振,胡彦新,刘源,周剑忠. 2017

[2]两个不同株系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细胞的超微病变比较研究. 李文龙,王月明,侯春燕,张洁,张孟臣,王冬梅. 2008

[3]外源色氨酸对海水胁迫长春花幼苗根CCO活性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刘玲,刘冲,郑青松,刘兆普,李洪燕. 2009

[4]核桃仁脂肪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 马文强,张漫,李源,杨莉玲,朱占江,崔宽波. 2019

[5]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核桃仁品质检测与分类方法. 马文强,张漫,李源,李民赞,杨莉玲,朱占江,崔宽波. 2020

[6]核桃仁细胞结构观察及其氧化过程中的变化与拉曼光谱分析. 蓝文言,曹嘉成,齐琳,吉洋洋,何爱民,段玉权,荣瑞芬. 2020

[7]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贾云鹤,王喜庆,闫闻,付永凯,尤海波,叶万军,谷维,刘思宇,许春梅,王禹,刘琦,赵丹,李岩. 2020

[8]冬季中华蜜蜂Apiscerana和意大利蜂Apismellyfera工蜂无分泌活性咽下腺细胞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杜芝兰,缪建强,杨冠煌,王瑞武. 1990

[9]出芽短梗霉菌PA-2对藜叶片生理生化的影响. 朱杰,杨莹,程亮,朱海霞,张纲,赵云,郭青云. 2021

[10]焦核龙眼种子发育特点观察. 郑少泉,黄金松,许秀淡,黄进华,郑伸坤. 1996

[11]吸氧剂处理对核桃仁品质的影响. 马雪梅,罗淑芬,胡花丽,李鹏霞. 2018

[12]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的液相/电喷雾质谱分析. 王克建,杜明,胡小松,齐建勋,郝艳宾. 2009

[13]多效唑在核桃仁中的残留测试评估. 张美勇,徐颖. 2020

[14]核桃油和核桃蛋白饮料系列产品工艺的研究. 郝艳宾,王淑兰,王克建,梁绍隆,庄艳玲. 2003

[15]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核桃仁品种快速分类方法. 马文强,张漫,李忠新. 2015

[16]库尔勒香梨采后萼端黑斑病发病果实果肉细胞超微结构和生理活性的变化(英文). 赵晓梅,吴玉鹏,陈维维,叶凯. 2016

[17]渗透胁迫下玉米幼叶细胞Ca~(2+)分布及超微结构变化. 马媛媛,刘子会,郭秀林,李广敏. 2007

[18]玉米醇溶蛋白复合膜包衣对核桃仁酸败抑制效果的研究. 周柏玲,李蕾,孙秋雁,段泽敏,邓晓燕,田志芳. 2004

[19]云南省不同产地核桃品质分析与综合评价. 杨旭昆,刘振环,米艳华,杨彦雄,陈璐,王文治,张鹏,王建雄,苏雯. 2024

[20]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核桃仁蛋白质含量检测分析. 马文强,张漫,李忠新,杨莉玲.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