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棒孢酵母转化对陈皮提取物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晓华

作者: 李晓华;徐玉娟;欧国良;钟楚敏;余元善;温靖;李璐;辜青青;傅曼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牙棒孢酵母;陈皮乙醇提取物;黄酮类化合物;α-L-鼠李糖苷酶;β-D-葡萄糖苷酶;微生物转化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21 期

页码: 25-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葡萄牙棒孢酵母(Clavispora lusitaniae CP-1,CP-1)为转化菌株,研究其对陈皮乙醇提取物总酚、总黄酮、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含量,DPPH法、ABTS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erric reducing ability of plasma, FRAP)法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 ORAC)法测量抗氧化活性,正交试验设计优化CP-1对橙皮苷的转化条件。结果表明,陈皮乙醇提取物经CP-1转化24 h之后,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升高42.22%、9.46%;随着转化时间的延长,橙皮素含量升高7.52倍;柚皮素和橙皮素-7-O-葡萄糖苷含量在8 h达到最大值,之后便逐渐降低;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和橘皮素含量均逐渐降低,分别降低85.10%、88.86%、72.13%和81.82%。CP-1可将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分别转化为柚皮素-7-O-葡萄糖苷和柚皮素、橙皮素-7-O-葡萄糖苷和橙皮素。参与转化的α-L-鼠李糖苷酶和β-D-葡萄糖苷酶主要存在于细胞内酶和细胞碎片中。CP-1亦可增强陈皮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DPPH值、ABTS值和FRAP值分别提高20.66%、9.73%和9.84%,而ORAC值降低3.30%。以橙皮苷为底物建立CP-1的转化工艺,经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 6.5,菌液浓度4.9×10~9 CFU/mL,橙皮苷浓度2.5 mmol/L。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微生物转化柑橘黄酮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对于柑橘皮渣高值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TS201.2

  • 相关文献

[1]密码子优化α-L-鼠李糖苷酶基因在酿酒酵母细胞的表面展示表达及产物的酶学性质. 王方芹,张凡,何姝,李文静,罗姮,王俊. 2017

[2]苯甲酸降解途径及转化生产粘康酸的研究进展. 黄艳燕,李检秀,郭铃,李亿,王青艳,陈东,杜奇石,黄日波. 2014

[3]稀有人参皂苷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章沙沙,张海玲,叶静,徐健峰. 2021

[4]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吴妙鸿,邱珊莲,林宝妹,李海明,张帅,郑开斌. 2021

[5]基于微生物转化技术的桑椹食品加工研究进展. 陈智慧,邹宇晓,刘凡,刘吉平,廖森泰. 2016

[6]灵芝与中药共发酵产物的药理学初步研究. 罗霞,石珏,许晓燕,郑林用. 2007

[7]陈皮表面微生物及其转化黄酮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傅曼琴,陈玉婷,吴继军,余元善,温靖,徐玉娟. 2022

[8]微生物对植物化学成分的影响研究进展. 张祺玲,谢丙炎,谭周进,申可佳. 2010

[9]黄瓜尖孢镰刀菌发酵过程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肖荣凤,葛慈斌,郑雪芳. 2006

[10]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的多态性. 车建美,刘波. 2005

[11]尖孢镰刀菌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朱育菁,蓝江林,林抗美,肖荣凤. 2006

[12]尖孢镰刀菌β-D-葡萄糖苷酶异质性的研究. 车建美,刘波. 2005

[13]产β-D-葡萄糖苷酶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周俊,夏秀东,李亚辉,王英,董明盛,周剑忠. 2018

[14]不同处理对发酵红枣汁键合态香气释放的影响. 张丽华,刘世豪,靳学远,李顺峰,李昌文,纵伟. 2023

[15]瓜类尖孢镰刀菌致病物质β-D-葡萄糖苷酶活性与致病性的相关性分析. 肖荣凤,蓝江林,车建美,刘波,刘丹莹. 2008

[16]Bacillus siamensis和Bacillus subtilis中2个β-D-葡萄糖苷酶编码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学研究. 陈永敢,谷风林,蔡莹莹,徐飞,朱科学. 2020

[17]产β-D-葡萄糖苷酶菌株筛选及其在香草兰豆荚发酵生香中的应用. 周烨,侯梅芳,赵青云,谢心湄,徐飞,吴桂苹,谷风林. 2024

[18]HPLC法测定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 徐凌玉,李振麟,钱士辉. 2016

[19]超声波提取金柑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陈源,潘东明,陈玲妹. 2011

[20]园艺作物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郭军,凌和平,李良俊,顾闽峰,祖艳侠,吴永成,郑佳秋.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