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万建民
作者: 万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育种;联合协作;基础研究;研发能力;国家食物安全;低水平重复;常规育种技术;农业生物;研发力量;农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名称: 当代生态农业
ISSN:
年卷期: 2010 年 Z1 期
页码: 7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减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尽快组建起具备研发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与地方加强联合协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徐竹青. 2005
[2]加强联合协作,防控新冠肺炎等人畜共患病. 曹宗喜,张艳,刘海隆,刘光亮. 2020
[3]经营主体创新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研究. 匡远配,曾福生,刘战军. 2005
[4]培养创业型农户要因材施教. 蒋和平. 2013
[5]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新世纪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张怀献,郭高,曹剑,昂军,缪奇志,吴卿,纪曼华,王娟,吴海云,鲍黎霞,戴诚,黄英. 2001
[6]用科技手段推进设施农业工厂化发展. 刘文科. 2014
[7]优化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流程的探讨. 周旭东,岳尧海,王敏,张建新,马英杰,周德龙,张志军,刘文国. 2024
[8]油菜高含油量功能基因鉴定及分子育种策略. 王汉中,刘贵华,王新发,华玮,刘静,胡志勇,杨庆. 2009
[9]双向电泳技术研究及其在农业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刘伟霞,潘映红. 2007
[10]转基因花生外源基因逃逸风险性研究和生态安全性评价. 陈坤荣,许泽永,晏立英. 2005
[11]农业基因回路设计合成技术发展动态与策略. 林敏,王磊,谷晓峰,燕永亮,刘柱,涂涛,姚斌. 2022
[12]农业生物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潘映红. 2007
[13]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与系统工程管理. 王东阳. 2003
[14]农业环境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与应用. 朱昌雄,黄亚丽,龚明波,叶婧,田云龙. 2010
[15]云南及周边地区稀有农业生物种质资源. 郑殿升,高爱农,李立会,刘旭. 2013
[16]基于直接市场法的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经济损失估算研究. 王伟,周其文. 2014
[17]国内外植物保护科技现状与发展战略. . 2006
[18]山西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平台建设的 实践与思考 -以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王和平,刘彩虹,古兆明,孙振. 2017
[19]枸杞育种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任贤,曹君迈,刘建利,贝盏灵. 2007
[20]我国农业领域亟待突破的短板技术. 张江丽,雷雨,王士勇,熊明民.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糯性突变体r162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作者:何羽喆;徐善斌;陈彦宇;杨雪;段二超;滕烜;王益华;董慧;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稻米品质;直链淀粉含量;Waxy(Wx)基因;颗粒结合淀粉合酶Ⅰ
-
作物种业发展趋势与对策分析
作者:李新海;路明;郑军;谷晓峰;邱丽娟;黎裕;马有志;万建民
关键词:作物;种业;生物技术;发展趋势;发展路径
-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作者:杨明;李丹婷;范德佳;谭嵩娟;程遐年;刘裕强;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白背飞虱;数量性状基因座;基因定位
-
分子植物育种助推南繁种业转型升级
作者:张兴平;钱前;张嘉楠;邓兴旺;万建民;徐云碧
关键词:种业;南繁;异地选择;转型升级;分子育种
-
一个水稻低温移栽白条纹突变体wltt的鉴定和基因定位
作者:林添资;孙立亭;龚红兵;王益华;刘玲珑;赵志刚;江玲;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移栽叶片转色;叶绿体发育;基因定位
-
籼稻品种‘BP360e’抗褐飞虱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
作者:陶蓉;潘根;江玲;程遐年;刘裕强;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抗性;数量性状基因座
-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耐储藏主效QTL qSS-9~(Kas)转入宁粳4号提高其种子贮藏能力
作者:张平;姜一梅;曹鹏辉;张福鳞;伍洪铭;蔡梦颖;刘世家;田云录;江玲;万建民
关键词:水稻;置换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耐贮性;遗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