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甜椒土垄和垄嵌基质栽培方式CO_2排放通量日变化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宝石

作者: 李宝石;刘文科;李宗耕;张玉彬;查凌雁;周成波;邵明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设施菜田;CO_2;排放通量;昼夜变化;基质栽培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9 年 S1 期

页码: 190-1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究新型栽培方式下甜椒苗期CO_2的排放量和排放日变化特征,明确新型栽培方式下最佳的蔬菜减排栽培模式,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分别对土垄栽培、土垄内嵌式基质栽培(SSC)标准垄、SSC矮垄3种栽培模式的内嵌区和土垄栽培、SSC标准垄、SSC矮垄的整个垄部进行连续地取气测定。结果表明:测定时间段内,设施甜椒苗期的CO_2的排放通量呈现单峰型,与室内气温、地表下5 cm深温度的变化趋势相一致。CO_2的排放通量呈现昼高夜低的现象,在白天,土垄的垄部CO_2的排放通量平均排放通量最高,为325 mg/(m~2·h),SSC标准垄的垄部CO_2的排放通量平均排放通量最低,为164 mg/(m~2·h);在夜间,土垄的垄部CO_2的排放通量平均排放通量最高,为110 mg/(m~2·h),SSC矮垄的垄部CO_2的排放通量平均排放通量最低,为78 mg/(m~2·h)。土垄的CO_2的排放通量日变化波动较大,SSC栽培的CO_2的排放通量日变化较为稳定。此外,3种栽培处理的根区温度日变化趋于一致,峰值滞后于室内气温1~3 h,但3种处理的根区温度数值有所差异,SSC标准垄相较于更有优势。综上所述,SSC栽培模式有利于设施蔬菜的减排效应,对于日光温室中设施蔬菜的栽培技术具有应用前景。

分类号: S626`S641.3

  • 相关文献

[1]条石鲷的耗氧率与窒息点研究. 孙中之,徐永江,韩兵,李娟,柳学周,曲建忠,兰功刚. 2009

[2]串叶松香草水分代谢初步研究. 刘仕平,张玲琪,魏蓉城,李成云. 2003

[3]去果河套蜜瓜源叶碳水化合物及其相关酶昼夜变化特征. 蔡贵芳,刘艳,白立华,杜瑞霞,陈聪. 2012

[4]长江中游洪湖段仔鱼昼夜变化特征的初步研究. 郭国忠,高雷,段辛斌,刘绍平,陈大庆,唐洪玉. 2017

[5]人工鱼礁对中小型浮游动物昼夜变化的影响. 杜飞雁,王亮根,丁玲,宁加佳,李亚芳,徐磊,黄德练,贾晓平. 2019

[6]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 姜作发,霍堂斌,李喆,李耕. 2013

[7]盐度胁迫及昼夜变化对鲻鱼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于娜,李加儿,区又君,范春燕,张建生. 2011

[8]南海深海声学散射层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初步研究. 刘世刚,汤勇,陈国宝,张俊,姚壮,郭禹,刘华波. 2015

[9]富氧灌溉池塘中反硝化细菌丰度昼夜垂直变化特征分析. 易能,邸攀攀,王岩,张振华,刘新红,张力,严少华,高岩. 2015

[10]热环境对河西走廊酿酒葡萄‘贵人香’酒石酸降解的影响. 张彦芳,朱燕芳,郝燕,王玉安. 2023

[11]春季大辽河口碎波带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 李喆,霍堂斌,李耕,姜作发. 2013

[12]夏季广州池塘氮昼夜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方珍,赖子尼,胡锡永,穆三妞,高原,杨婉玲,王超,庞世助. 2011

[13]盐度对黄鳍鲷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及消化酶活性的昼夜变化. 李希国,李加儿,区又君. 2006

[14]卵形鲳鲹消化酶活性的研究Ⅱ盐度和昼夜变化对幼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罗奇,区又君,李加儿,范春燕. 2010

[15]大口黑鲈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溶解氧浓度变动规律及浮游动植物的响应特征. 王朋,徐钢春,聂志娟,王裕玉,徐跑. 2020

[16]沼液灌溉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CO_2、N_2O排放规律的影响. 王小非,沈仕洲,尹高飞,闫建华,杜会英. 2017

[17]大气CO_2浓度变化对东北粳稻抽穗进程及产量影响. 卞景阳,张文忠,张佳华,许显滨,冯延江. 2013

[18]不同CO_2环境下的空心莲子草对莲草直胸跳甲种群繁殖能力的影响. 周若兰,史梦竹,李建宇,王仪姝,傅建炜. 2018

[19]杏鲍菇培养阶段基质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高君辉,冯志勇,唐利华. 2009

[20]施用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CO_2、N_2O排放的影响. 刘杏认,张星,张晴雯,李贵春,张庆忠.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