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戎

作者: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4 年 17 卷 03 期

页码: 282-28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来源于水稻早熟恢复系402的53个体细胞无性系的2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前7个主成分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4 21%,53个体细胞无性系被分为6类。米粒长、米粒长/宽比、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穗粒数、单株粒重、单株有效穗及株高等性状的变异较大,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相对较小。各类体细胞无性系株系具有不同的性状变异组合。Ⅰ类、Ⅳ类株系综合性状较好,应作为重点测配株系。

分类号: S511.31

  • 相关文献

[1]水稻早熟恢复系体细胞无性系测交F_1聚类分析. 李永洪,何光华,杨正林,陶澜. 2002

[2]水稻体细胞无性系粒形指标因子分析. 谢戎,何光华,黄富,李耘,吴丽君,李永洪. 2002

[3]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谷粒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黄富,李耘,吴丽君,刘成元. 2004

[4]水稻早恢402体细胞无性系及其杂种F_1的粒形与碾米品质. 黄富,李耘,吴丽君,刘兴义. 2004

[5]12个鲜食大豆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和遗传距离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 2007

[6]桂糖系列甘蔗种质资源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杨荣仲,方锋学,李杨瑞. 2012

[7]不同来源陆地棉数量性状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王沛政,陈爱民,阿布来提,胡保民,闫建庆. 1999

[8]低酚棉数量性状遗传的初步研究 Ⅱ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朱乾浩. 1992

[9]糙皮侧耳品种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常艳,于娟娟,韩芹芹,林毅,聂凡,蔡永萍. 2011

[10]快速打破水稻早熟恢复系种子休眠方法的探讨. 蒋云伟,赵恒志,黄丽秀,莫千持,范大泳. 2020

[11]华南双季稻主栽品种的光能利用效率及聚类分析. 黄农荣,傅友强,钟旭华,梁开明,潘俊峰,刘彦卓,胡香玉,彭碧琳,陈荣彬,胡锐. 2019

[12]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水稻源库特性研究. 赵宏亮,陈凯,张强,徐建龙,黎志康. 2015

[13]104个粳稻品种(系)的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优良种质资源筛选. 张志鹏,李菁,林参,王兴龙,严卫古,朱明超. 2022

[14]水稻不同基因型耐盐相关性状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邹德堂,郭微,孙健,王敬国,刘化龙,郑洪亮,赵宏伟,谢冬微. 2018

[15]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东北南部地区优质粳稻品质的综合评价. 冯莹莹,董立强,马亮,韩勇,李建国,杨铁鑫. 2024

[16]辽宁省水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姜秀英,王佳,高振环,吕军,李建国,韩勇,王丽丽. 2025

[17]水稻早恢402体培后代及测交F_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李永洪,何光华,扬正林. 2002

[18]水稻体细胞无性系农艺性状播期响应指数的变异(英文). 谢戎,杨正林,刘成元,李永洪,桑贤春,何光华. 2010

[19]水稻早恢402体培株系产量与种子及米质性状的典型相关. 谢戎,何光华,黄富,吴丽君,李永洪,金良. 2003

[20]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遗传特性分析. 吴长明,金润洲.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