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缀螟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云南德宏玉米田的为害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太红坤

作者: 白树雄;韩永连;刘峙;张峰;王振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一点缀螟;玉米;为害;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18 年 02 期

页码: 251-25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明确一点缀螟Paralipsa gularis(Zeller)在云南省德宏州玉米田的发生情况,采用五点取样法在连片种植的夏玉米田块对一点缀螟为害情况进行调查,用随机抽样法研究其在玉米田秸秆和当年仓储的玉米果穗中越冬情况,并观察其形态特征、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一点缀螟在德宏州每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玉米秸秆和果穗中越冬,其中主要以第2代幼虫进行为害,玉米果穗平均被害率达24.3%。一点缀螟雌蛾体长及翅展分别为18.7 mm和30.2 mm,雄蛾分别为13.6 mm和28.2 mm;雌、雄蛾前翅外缘末端均有6个小黑点,雌蛾前翅中央有1个黑斑,雄蛾有2个黑斑;卵为散产,椭圆形,长、宽分别为0.6、0.4 mm;幼虫初为乳白色,大龄渐变为灰黑色,老熟幼虫体长25.9 mm。在室内条件下,一点缀螟的发育历期为52.5 d,其中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分别为7.5、26.4、10.0、8.6 d。

分类号: S379.5

  • 相关文献

[1]西南地区新发玉米害虫一点缀螟危害特点及空间分布型. 陈爽,赵胜园,刘大众,杨现明,李娜,吴孔明. 2022

[2]丹巴腮扁叶蜂生物学特性及为害调查. 王清萍,周润生,王海川. 1993

[3]蓟马类害虫综合治理研究进展. 韩云,唐良德,吴建辉. 2015

[4]河北行唐地区玉米害虫灰地种蝇的鉴定及其对玉米种子和幼苗的为害. 张海剑,宋健,马红霞,石洁,胡清玉,王振营. 2018

[5]四川玉米纹枯病为害与防治适期研究初报. 崔丽娜,李晓,杨晓蓉,杨天智,杨家秀. 2009

[6]草地贪夜蛾对秋玉米为害特性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田新湖,陈益生,谢锦秀,邱良妙. 2020

[7]长枝木霉菌株GAAS L3-1-0.8对玉米形态学指标影响及其生物学特性. 郭成,张小杰,徐生军,惠娜娜,张新瑞,王春明,周天旺. 2018

[8]玉米穗腐病样本中温和镰孢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孙华,李坡,郭宁,石洁,张家齐,张海剑. 2020

[9]鸭茅真小孢帽菌的生物学特性及甘肃中部主栽玉米品种的抗性评价. 郭成,张小杰,周天旺,王春明,洪流. 2024

[10]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11]玉米间种栽培方式探讨. 赵文跃,杨国航,景希强,陈忠,赵成,赵亮. 2008

[12]重庆地区玉米圆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的测定. 董国菊,申晚霞. 2010

[13]玉米疯顶病在中国的发生现状与病害研究进展. 肖明纲,王晓鸣. 2004

[14]西南地区玉米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小飞,邹成佳,李晓,杨晓蓉,罗怀海. 2012

[15]玉米P群自交系的生物学特征特性评价. 王元东,陈绍江,邢锦丰,段民孝,王继东,张春原,郭景伦,赵久然. 2005

[16]黑龙江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梅丽艳,李志勇. 2011

[17]南繁区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郑肖兰,郑行恺,赵爽,郑浩,陆翠梅,蔡秀清. 2019

[18]辽宁省玉米新病害——北方炭疽病研究初报. 徐秀德,董怀玉,姜钰,乔勇,刘志恒,孙军德. 2000

[19]盐城棉区抗虫棉棉田杂草的种类及危害. 李红阳,李慈厚,周加春,李洪山,张俊喜. 2007

[20]白背飞虱的发生、为害以及抗药性研究进展. 熊战之,刘伟中,张凯,赵桂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