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耐低磷选择回交导入系群体定位水稻产量性状QTL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俊巍

作者: 张俊巍;项超;张晶;任洁;刘周;王超;曲丽君;石英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耐低磷;选择回交导入系;数量性状位点(QTL)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4 年 30 卷 06 期

页码: 56-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磷素利用率低是影响水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发掘水稻耐低磷有利基因、培育磷高效品种,选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恢复系‘蜀恢527’、‘明恢86’作为轮回亲本,以‘爷驼崽’为供体亲本,构建了2个BC2F4耐低磷选择回交导入系群体。分别在正常施肥量条件下和低磷条件下对2个群体进行产量性状鉴定和分析,同时对2个群体进行了分子标记检测,利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方差分析,对耐低磷选择回交导入系群体的产量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不同遗传背景下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与单株产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有效穗数受低磷胁迫影响较大,是造成低磷条件下减产的主要原因。2个群体在正常条件和低磷条件下共检测到控制单株有效穗数QTL 11个,控制每穗实粒数QTL 10个,控制结实率QTL 10个,控制千粒重QTL 9个,控制单株产量QTL 13个;检测到一因多效的位点12个。研究结果对低磷品种的选育、相关有利基因的发掘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重要参考作用,选择导入系也为耐低磷育种提供了材料。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MYB转录因子在水稻抗逆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进展. 段俊枝,李莹,冯丽丽,孙岩,齐红志,齐学礼,杨翠苹,王楠,燕照玲,陈海燕,张会芳,卓文飞,平西栓. 2021

[2]水稻耐盐碱与耐低磷分子聚合育种研究. 孟凡梅,陈莫军,朴日花,付胜,林秀云,王金明. 2022

[3]水稻低磷胁迫研究进展. 邓国富,周萌. 2006

[4]水稻不同基因型耐低磷分类. 李华慧,王家银,辜琼瑶,涂建,刘晓利,黄平,杨久,李自超,卢义宣. 2015

[5]全球水稻分子育种计划核心种质苗期耐低磷资源的鉴评与筛选. 台德卫,张效忠,王元垒. 2003

[6]黑龙江省耐低磷水稻品种的初步筛选. 李敏. 2010

[7]水稻耐低磷种质的初步筛选. 汤翠凤,徐福荣,余腾琼,叶昌荣,李贵勇,周海,李俊,戴陆园. 2005

[8]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柠檬酸合成酶基因粳稻及其耐低磷的研究. 于志晶,蔡勤安,李淑芳,刘丽,林秀峰,马瑞. 2012

[9]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筛选指标的研究. 李永夫,罗安程,王为木,杨长登,杨肖娥. 2005

[10]水稻耐低磷种质的苗期筛选与鉴定. 陆贤军,康海岐,孙淑霞,刘光春,任光俊. 2006

[11]水稻不同基因型全生育期耐低磷能力的鉴定、评价指标. 李华慧,辜琼瑶,严洪斌,卢义宣,李自超. 2007

[12]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张亚东,朱镇,赵凌,林静,陈涛,朱文银,王才林. 2010

[13]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荆彦辉,付永彩,孙传清,张培江,徐正进,陈温福,王象坤. 2004

[14]水稻灌浆期不同阶段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阿加拉铁,曾龙军,薛大伟,胡江,曾大力,高振宇,郭龙彪,李仕贵,钱前. 2008

[15]水稻粒型与粒质量的QTL分析. 谢婷婷,张令蠧,郭伟伟,赵金凤,李学勇,张文会. 2016

[16]水稻柱头外露率及柱头颜色的QTL分析. 张洪瑞,朱其松,李广贤,周学标,袁守江. 2018

[17]水稻叶鞘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刘慧娟,饶玉春,杨窑龙,冷语佳,黄李超,张光恒,胡江,郭龙彪,高振宇,朱丽,董国军,刘坚,颜美仙,钱前,曾大力. 2011

[18]大粒型水稻材料千粒质量的QTL检测. 汪欲鹏,武志峰,欧阳鸿飞,王智权,谭雪明,石庆华,潘晓华,吴自明. 2017

[19]利用抗旱选择导入系定位向日葵产量性状QTL. 吕品,于海峰,侯建华. 2018

[20]低磷胁迫下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苏辉,李志刚,宋书宏.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