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霉变病原菌梨孢假壳及其毒素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梁雪莲

作者: 梁雪莲;廖洁;蒋文艳;陈伟;王海军;莫磊兴;肖燕艳妮;王天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蔗;霉变;梨孢假壳(节菱孢);3-硝基丙酸(3-NPA)

期刊名称: 广西糖业

ISSN: 2095-820X

年卷期: 2023 年 43 卷 002 期

页码: 28-31

摘要: 甘蔗在运输和贮存期间极易受病原菌侵染,发生变质并产生毒素,其中甘蔗受梨孢假壳感染及产生3-硝基丙酸(3-NPA)毒素是引起食用变质甘蔗中毒的主要原因.文章通过综述甘蔗霉变病原菌梨孢假壳的鉴定、产毒条件、环境影响因素及其3-NPA毒素合成机理、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发现目前尚缺乏对甘蔗霉变病原菌梨孢假壳的全面、系统认识,也未对其产毒能力、产毒机理及毒性快速监测方法等提出明确要求和出台相关规定,关于甘蔗采后霉变的防控技术也鲜见报道.因此,今后应在以下几方面开展相关研究:(1)系统开展甘蔗梨孢假壳产毒能力评价、菌株分类及快速鉴定方法等研究,对高毒菌株所属区域的甘蔗消费市场进行重点监控,为疑似感染高毒菌株的甘蔗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2)在侵染甘蔗条件下,深入研究环境因素对梨孢假壳毒素3-NPA产生和积累规律的影响;(3)探究毒素合成途径及分子调控机理,阐明梨孢假壳毒素3-NPA的代谢过程,解析生物合成3-NPA的系统理论知识;(4)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开展3-NPA检测研究,提高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等;(5)通过生物防控方法高效防控甘蔗中梨孢假壳感染及其毒素3-NPA的合成,研制筛选出高效、安全、适用的甘蔗防霉变药剂.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无泥皮蛋防霉技术的研究. 陈黎洪,卢立志,沈军达,赵爱珍. 1998

[2]加水调质对饲料霉变及发霉饲料对猪生产性能和器官病变的影响. 何余湧,刘春雪,程宗佳,梁海平,刘晓兰,王博,陆伟. 2006

[3]农户玉米穗储藏特性及其储藏损失的研究. 董殿文,董梅,高树成,王德华,周云,苑昕,李佳. 2014

[4]农户玉米储藏对比试验与分析. 苑昕. 2013

[5]不同处理方法对种子带菌及发芽的影响. 雷海清,蒋招林,郑小玲,汪文波. 2009

[6]农户玉米储藏对比试验与分析. 苑昕. 2014

[7]仓储片烟霉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张成省,王海滨,李更新,孙慧丽,孔凡玉,蒋光伟. 2011

[8]产酸细菌对湿谷霉变的抑制作用及应用研究. 黄锐之,诸葛根樟. 1992

[9]饲料霉变发生的原因分析. 王佳辉,高圣玥,陈杰. 2020

[10]柑橘海绵层“霉变”发生调查与成因初探. 陈永森,王运儒,韦再行,时鹏涛,吴凤,邓有展,李冬桂,蓝唯. 2018

[11]饲料及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 高晶,袁建振,侯扶江,常生华,王召锋,傅华,王静. 2018

[12]花生根、茎中白藜芦醇含量影响因素. 张俊,郜海燕,葛林梅,房祥军,邵敏,杨颖. 2009

[13]基于ITS2对家蚕人工饲料霉变病原微生物的检测. 邹邦兴,卿圣环,张宇靖,蒋亚明,张友洪,肖文福,周安莲. 2024

[14]荔枝干微生物菌落分析及其霉菌的分离鉴定. 杨韦杰,徐玉娟,唐道邦,吴继军,肖更生. 2012

[15]4种防霉剂短期防止橡胶木霉变的初步研究. 李家宁,李晓文,李民,林位夫,安锋. 2010

[16]小麦种子纸床发芽防霉技术探讨. 戴剑,金杨,张继红,李华勇,张美娟. 2003

[17]花生霉变程度判定指标研究. 李雅丽,孙静,刘阳. 2013

[18]黑龙江省玉米籽粒降水及贮藏方法. 宋英博. 2023

[19]储烟霉变机理与防霉技术研究进展. 孔凡玉,林建胜,张成省,蒋光伟,刘江,梁爽. 2009

[20]芽孢杆菌LL17的分离鉴定及其对仓储烟叶霉变菌的抑制效果. 朱大恒,刘丽,刘雨松,吴少雄,张可可,程方,喻锐,毛运浩,吴诗佳,张鹏,马轩,朱润琪,席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