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施深度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氮残留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云马

作者: 杨云马;孙彦铭;贾良良;孟春香;贾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尿素;施肥深度;氮素利用率;氮素残留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16 年 22 卷 03 期

页码: 830-8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华北平原区底施氮肥深度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率以及氮素在土壤中残留的影响,以期为夏玉米的氮肥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区试验和~(15)N示踪试验的方法。小区试验设对照(CK),常规垄侧施氮(T-side),垄内8 cm深(T-8)、16 cm深(T-16)、24 cm深(T-24)施氮和垄内3层施氮(T-all)6个处理,养分施用量为N 180 kg/hm~2,P_2O_5120 kg/hm~2,K_2O 150 kg/hm~2。示踪试验采用原位原状土柱法,设3个处理:~(15)N尿素施在8 cm深,另两层16 cm、24 cm施用普通尿素(N8);~(15)N尿素施在16 cm深,另两层8 cm、24 cm施用普通尿素(N16);~(15)N尿素施在24 cm深,另两层8 cm、16 cm施用普通尿素(N24);养分用量与小区试验相同。【结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T-all处理的玉米产量最高,比T-24提高了8.45%,达显著水平;T-all、T-8、T-16处理的夏玉米产量均高于T-side,分别比T-side提高了6.65%、3.29%和5.43%,所有施肥处理中以T-24的玉米产量最低。玉米各生育期的氮素吸收量也以T-24处理最低;与T-side处理相比,T-all处理的玉米氮吸收量在吐丝以前偏低,收获时稍高。夏玉米带状施肥主要影响垄内(施肥部位)土壤碱解氮含量,对垄间(非施肥带)土壤碱解氮含量影响不大;与T-16、T-24深层施氮相比,T-side、T-8浅层施氮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生育前期垄内表层土壤的碱解氮含量。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施于8 cm、16 cm、24 cm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37.24%、31.33%、18.75%。玉米收获后0—100 cm土层N24处理的氮素残留量显著高于N8和N16处理,并且N24处理的氮素残留主要分布在40—80cm土层。【结论】本区域夏玉米底施尿素的适宜深度为8—16 cm。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夏玉米普通尿素一次施肥位点优化研究. 姜超强,卢殿君,王世济,周健民,祖朝龙,王火焰. 2017

[2]生物质炭配施氮肥对茶树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王峰,吴志丹,陈玉真,江福英,朱留刚,张文锦,翁伯琦,尤志明. 2018

[3]缓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后土壤氮素供应与损失特征研究. 杨俊刚,安文博,连炳瑞,邹国元,王激清,孙焱鑫. 2023

[4]3种酰胺类除草剂与尿素混用的效应及安全性评价. 陈军,柏连阳,李广领. 2006

[5]包膜控释掺混尿素对双季稻生长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刘秀梅,冯兆滨,侯红乾,黄永兰,冀建华,杨成春,刘光荣,邹绍文,李祖章,张夫道. 2010

[6]高效尿素提高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蒋永忠,刘海琴,张永春,袁先进,梁明华,顾根茂,汤坤民. 1999

[7]尿素与3种酰胺类除草剂在稻田的混用效应研究. 陈军,柏连阳,李广领. 2006

[8]硫包衣尿素在夏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谷佳林,徐凯,张东雷,罗军,佟二建,衣文平,李亚星,杨宜斌,徐秋明. 2010

[9]缓释肥施用量对超高产夏玉米氮素积累分配的影响. 陈艳萍,肖尧,孔令杰,陆大雷,袁建华,陆卫平. 2015

[10]矮壮素配合氮肥基施对夏玉米氮代谢及氮素利用特征的影响. 马正波,唐会会,王庆燕,李瑞杰,董学瑞,张瑞栋,董志强. 2020

[11]控失尿素对夏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中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孙克刚,杜君,和爱玲,杨占平,杨焕焕,张运红. 2023

[12]不同密闭材料硫包衣尿素氮素释放特性及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 谷佳林,徐凯,付铁梅,张东雷,佟国香,罗军,佟二建,衣文平,徐秋明. 2011

[13]不同量的包膜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在夏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衣文平,朱国梁,武良,谷佳林,李亚星,许俊香,史桂芳,徐秋明. 2010

[14]矮壮素配合氮肥全基施对华北夏玉米氮素利用的调控效应. 马正波,董学瑞,房孟颖,王琦,闫鹏,王庆燕,卢霖,董志强. 2021

[15]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邓树元,单杰,李云刚. 2010

[16]尿素添加不同增效剂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孙克刚,张运红,杜君,和爱玲,陈剑秋,张强. 2017

[17]追肥时期与肥料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郑海泽,张红芳,郑彩平,裴雪霞. 2016

[18]两种不同包膜材料控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增产效果. 孙克刚,和爱玲,李潮海,李丙奇. 2011

[19]分根区交替灌溉对马铃薯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平,齐学斌,樊向阳,吴海卿,乔冬梅,樊涛,赵志娟,黄仲冬,朱东海. 2009

[20]连续翻压紫云英对福建单季稻产量与化肥氮素吸收、分配及残留的影响. 王飞,林诚,林新坚,何春梅,李清华,李昱,黄功标,钟少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