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水培生菜适宜种植密度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苏开

作者: 苏开;梁琼;刘俊;魏晓明;崔金霞;王利春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培设备;种植密度;生长;产量;品质;综合评价

期刊名称: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281-287

摘要: 水培叶菜产出高、效益好的同时生产设备成本投入较大,优化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以使单位面积产出最大化,从而保证种植者取得较高的收益.本研究采用熵权法和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法结合,对不同种植密度水培生菜进行综合评价,优化出适宜种植密度,为水培装置适宜的生菜种植密度提供依据.共设置4个密度处理,标记为H1、H2、H3、H4(定植密度为株间距10、15、20、25 cm),通过对各处理生菜生长,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等因子综合评价,优化出适宜种植密度.结果表明:H4处理水培生菜产量和品质较处理H1略差,但其生长状态、外观品质优于H1,对比所有处理生菜,H2处理综合表现最佳,更适合商业化种植,该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种植密度对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品质的综合影响,还可为规模化商业水培叶菜生产提供支持.

分类号: S636.2

  • 相关文献

[1]不同茄子品种在青海地区引种比较. 杜中平,聂书明,田晓丽. 2011

[2]有机肥施用量和种植密度对有机栽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罗强鑫,冯跃华,许桂玲,彭庆国,王晓珂,彭金凤,苏卫,欧达,王玲莉,卢苇,韩志丽,李杰,李敏,SOMSANA Phonenasay. 2021

[3]不同种植密度对茴香菜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晓军,李晓慧,刘华. 2024

[4]种植日期、种植密度及种薯段位对淮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王敏,伍壮生,吴月燕,张治礼. 2013

[5]不同栽培技术对铁棍山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周思菊,孙玉勇,雷裕华,叶小荣,黄春红,莫毅君. 2017

[6]不同种植方式和密度对茎用莴苣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田雪珂,王启璋,田洁,杨世鹏,张广楠,钟启文,王丽慧. 2022

[7]种植密度和行距对膜下滴灌红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宋贤明,侯献飞,顾元国,苗昊翠,李强,郭美丽,曾幼玲,贾东海. 2024

[8]播种期·种植密度·栽培方式对海南冬种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伍壮生,廖道龙,肖日新,符坚. 2012

[9]酒用高粱种植密度、施肥量与产量间的关系模型. 李祥栋,张明生,王洋,任明见,高翔. 2015

[10]种植密度对玉草1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陈柔屹,冯云超,唐祈林,荣廷昭,郑常祥. 2009

[11]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戴茂华,吴振良,刘丽英,马俊永. 2014

[12]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子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温明星,李东升,曲朝喜. 2013

[13]徐淮地区种植密度对短季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冯营,胡新燕,孙亚伟,赵明明,李卫华. 2018

[14]不同种植密度对夏季日光温室空心菜生长的影响. 顾大路,孙爱侠,杨文飞,朱云林,王伟中. 2015

[15]种植密度对东北特早熟棉区棉花生物量和氮素累积的影响. 王子胜,吴晓东,郭文琦,徐敏,那艳斌,张雷,周治国. 2012

[16]栽培措施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孙华,沈明星,蒋鹤云,许才康,张建栋. 2008

[17]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镇麦168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蔡金华,陈爱大. 2014

[18]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2010

[19]高寒地区密度对中粒芸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杨广东,王强,孟宪欣,韩冰,郑巍. 2013

[20]生态环境与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陈亮,张宝石,王洪山,李钦德,付俊,杨海龙,常程,申卓.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