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香蕉品种的果实淀粉形状与含量及风味物质比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红霞

作者: 苗红霞;金志强;孙佩光;刘伟鑫;魏守兴;徐碧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果实;淀粉颗粒;淀粉含量;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西北植物学报

ISSN: 1000-4025

年卷期: 2014 年 34 卷 03 期

页码: 136-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3个品种(AAA基因型)的淀粉颗粒形状及大小进行观察,并测定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及风味物质的含量,以揭示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的内在机理。结果显示:(1)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淀粉颗粒的形状分别为不规则三角形、圆形、棒形,大小分别为8.20~35.70μm、6.90~29.80μm、5.47~23.80μm。(2)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总淀粉含量分别为(66.93±2.48)%、(90.38±2.46)%、(48.91±2.49)%;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20.48±1.09)%、(21.48±1.08)%、(14.67±1.10)%;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6.45±1.85)%、(68.90±1.25)%、(34.24±1.45)%;且3个品种总淀粉、支链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巴西蕉、宝岛蕉、红香蕉Vc含量分别为(15.54±1.10)、(17.63±1.14)、(16.76±1.03)mg/100g F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50±0.22)%、(15.67±0.30)%和(16.17±0.30)%;糖/酸比分别为2.75∶1、2.74∶1、3.15∶1;差异显著性分析发现,3个品种V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异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巴西蕉和宝岛蕉糖/酸比差异不显著。研究认为,同一基因型(AAA)不同品种香蕉果实的淀粉形状、大小、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以及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为解释不同品种间香蕉果实品质差异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类号: S668.1

  • 相关文献

[1]ABA处理对香蕉果实淀粉代谢的影响. 苗雨露,赵东方,张凯星,苗红霞,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18

[2]不同贮藏温度下‘宝岛蕉’果实淀粉降解与乙烯释放量关系初探. 孙佩光,张凯星,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16

[3]香蕉辐射诱变抗寒株系果实中淀粉和糖含量的变化. 黄旭,王安邦,苗红霞,刘菊华,贾彩红,金志强,徐碧玉. 2015

[4]应用SPME-GC-MS分析变温压差膨化干燥香蕉脆片香气成分. 李宝玉,杨君,尹凯丹,毕金峰. 2014

[5]乙烯利催熟真相. 易干军. 2011

[6]'中蕉9号'与'巴西蕉'果实后熟过程中可溶性糖积累差异的原因分析. 林雪茜,彭淼,吴少平,易干军,董涛,钟晓红,高慧君. 2019

[7]香蕉采后果肉硬度与淀粉代谢变化. 苗红霞,金志强,刘伟鑫,刘菊华,张建斌,贾彩红,徐碧玉. 2013

[8]香蕉果实中抗性淀粉代谢与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 苗红霞,金志强,刘伟鑫,刘菊华,贾彩红. 2013

[9]香蕉果实MAPs测定方法的建立及其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董涛,孙陈康,马兆成,窦同心,高慧君,易干军. 2022

[10]香蕉果实SMART cDNA文库的构建及利用PCR方法筛选香蕉Actin2基因. 徐碧玉,苏伟,张建斌,刘菊华,金志强. 2005

[11]香蕉果实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MaSSⅢ-1的分子特征与时空表达模式. 苗红霞,孙佩光,刘菊华,金志强,徐碧玉. 2019

[12]香蕉果实MaGBSSI基因家族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苗红霞,金志强,孙佩光,刘菊华,贾彩红,徐碧玉,张建斌. 2014

[13]香蕉果实抗性淀粉含量变化及其与其他类型淀粉相关性分析. 金志强,刘伟鑫,张建平,孙佩光,徐碧玉. 2013

[14]低谷蛋白水稻的淀粉颗粒扫描电镜观察及RVA谱特征研究. 郭涛,张焕霞,薛芳,王海凤,姜艳芳,房文文,林香青,张士永. 2020

[15]甘薯淀粉的生产及粉丝粉条. 木泰华,张苗. 2013

[16]扬麦29和苏裸麦2号的淀粉特性比较. 石吕,石晓旭,薛亚光,韩笑,魏亚凤,刘建. 2023

[17]自然发酵对大米淀粉颗粒特性的影响. 王锋,鲁战会,薛文通,孙骊. 2003

[18]富含抗性淀粉水稻突变体的淀粉特性. 杨朝柱,李春寿,舒小丽,张志转,张磊,赵海军,马传喜,吴殿星. 2005

[19]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 葛占宇,马尚耀,成慧娟,严福忠,王立新,张姼,隋虹杰,潘映雪. 2016

[20]贵州马铃薯主要品系淀粉含量测定. 陈鹰,乐俊明,丁映.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