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杂交水稻纹枯病发生的若干植株群体指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钟旭华

作者: 钟旭华;彭少兵;Roland J.BURESH;黄农荣;郑海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病情指数;氮肥;群体指标;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6 年 20 卷 05 期

页码: 535-5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4-2005年早季和晚季,以两系法杂交稻粤杂122为材料,设置8个氮肥处理,在广州进行连续4季田间试验,研究了纹枯病病情指数与穗分化始期茎蘖数(TILPI)、叶绿素含量(SPADPI)、抽穗期茎蘖数(TILHD)、叶面积指数(LAIHD)、叶绿素含量(SPADHD)等5项水稻群体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纹枯病病情指数的因素包括气象条件和群体条件两大类。TILPI、SPADPI、TILHD、LAIHD和SPADHD是影响纹枯病病情指数的主要群体指标,它们可以解释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施氮处理纹枯病病情指数变异的44.8%。日平均温度和相对湿度是影响纹枯病病情指数的主要气象因素,它们与TILPI、SPADPI、LAIHD、SPADHD一起,可以解释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施氮处理纹枯病病情指数变异的82.7%。纹枯病病情指数随着抽穗期群体透光率的提高而下降,由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和抽穗期群体透光率可以解释纹枯病病情指数变异的80.2%。在保证穗数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在保证光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提高群体通透性,是协调高产与防病矛盾、培育健康群体的方向。

分类号: S435.111

  • 相关文献

[1]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纹枯病控制效果试验. 高汉亮,颜群,唐茂艳. 2009

[2]环境因子对黑龙江省水稻品种抗纹枯病的影响. 马军韬,张国民,辛爱华,肖佳雷,刘迎雪,宫秀杰. 2010

[3]连年免耕稻田纹枯病为害研究. 高汉亮,黄绍民,颜群,梁天锋,张晋. 2010

[4]控水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艳,孙文涛,隽英华. 2018

[5]调控剂对减缓水稻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研究. 陆秀明,黄庆,刘军,刘怀珍. 2003

[6]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2011

[7]水稻抽穗期叶色诊断指标与叶面积指数及结实期光强的关系. 钟旭华,黄农荣,郑海波,江远汉,Roland J.Buresh,彭少兵. 2006

[8]免耕稻田纹枯病越冬菌核量调查方法比较. 唐茂艳,高汉亮,颜群. 2010

[9]小麦纹枯病不同接种方法的比较. 颜伟,蔡士宾,吴纪中,张先义,吴小有. 2007

[10]小麦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创新.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 2004

[11]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双抗抗源的初步鉴定. 刘朝晖,张旭,李浩兵,姚景侠,史建荣,王裕中,陈怀谷. 1999

[12]白粉菌侵染后田间小麦叶绿素含量与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关系. 周益林,段霞瑜,程登发. 2009

[13]烟农19叶绿素荧光、光合特性及产量对播期和密度的响应.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4]基于ACRM模型不同时期冬小麦LAI和叶绿素反演研究. 李宗南,陈仲新,王利民,姜志伟. 2012

[15]栽培模式对玉米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的影响. 闫飞燕,石达金,吕巨智,钟昌松. 2014

[16]人工模拟洪涝胁迫对夏玉米叶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振,梁守真,王猛,颜丙囤,姚慧敏,隋学艳,王勇. 2017

[17]播期和密度对淮北地区皖麦52群体质量、叶绿素荧光及产量的影响. 张向前,杜世州,曹承富,乔玉强,赵竹,张耀兰. 2014

[18]轻度干热风条件下喷施复合寡糖提高冬小麦叶片生理活性和籽粒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 韩燕,徐亚楠,宋吉青,柳斌辉,韩伟,斋藤信,白文波. 2022

[19]大豆生长及产量和品质对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张向前,杜世州,乔玉强,曹承富,李玮,赵竹,陈欢,丁永刚,尚云秋. 2024

[20]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朱岚清,饶德民,邢伟明,程彤,赵婧,赵娜,亓立强,张伟,孟凡钢.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