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光谱仪测试四川生态区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锦芳

作者: 张锦芳;蒲晓斌;李浩杰;张启行;蒋梁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籽粒;芥酸;硫苷;粗脂肪;NIRS法;准确性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8 年 01 期

页码: 238-2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实验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IRS)测试了46个四川生态区稳定甘蓝型油菜品系籽粒芥酸、硫苷和粗脂肪含量,并将测试结果分别与相应精确测试方法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NIRS法测试甘蓝型油菜籽粒中芥酸、硫苷和粗脂肪含量与气相色谱法测芥酸、液相色谱法测硫苷、索氏抽提法测粗脂肪含量间差异不显著(未达5%显著水平),相关关系极显著(达1%显著水平),其关系可通过线性回归方程表示。说明NIRS法分析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快速、高效、结果可靠,可用于甘蓝型油菜大批量育种材料的初步筛选。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海拔环境对甘蓝型油菜籽粒品质性状的影响. 赵彩霞,王晋雄. 2024

[2]油菜籽品质测定方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与传统化学方法)的比较. 李延莉,孙超才,钱小芳,王伟荣,庄静. 2003

[3]冷榨与热榨工艺对双低菜籽油品质影响. 董玲,黎剑,朱宇. 2016

[4]海拔高度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黄华磊,石有明,周燕,唐尚同. 2012

[5]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粗脂肪测试的比较研究. 蒲晓斌,李浩杰,黄驰,刘培,李蒲,唐俊华,蒋梁材. 2008

[6]四川生态区甘蓝型油菜自交种和自然种品质测试的比较研究. 张锦芳,蒲晓斌,李浩杰,刘培,黄驰,李蒲,唐俊华,蒋梁材. 2008

[7]中国甘蓝型油菜硫苷含量及组份分析. 李培武,赵永国,张文,丁小霞,杨湄,汪雪芳,谢从华,傅廷栋. 2005

[8]油菜硫苷组分含量及抑菌活性研究. 李锋,张春雷,李光明. 2006

[9]甘蓝型油菜种子硫苷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周会汶,吴兰花,韩德鹏,郑伟,余跑兰,吴杨,肖小军. 2024

[10]甘蓝型油菜硫甙含量对接种菌核病的反应. 李云昌,黄永菊,陈军,Guy Kiddle,Richard Bennett,Roger Wallsgrove. 1999

[11]甘蓝型油菜硫甙含量对接种菌核病的反应(英文). 李云昌,黄永菊,陈军,GuyKiddle,RichardBennett,RogerWallsgrove. 1999

[12]籽粒硫苷特性对甘蓝型油菜吸收积累Cd的影响. 纪雄辉,李莓,黄涓,官迪,田发祥. 2015

[13]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豫油2号的选育. 宋文光,张书芬,文雁成,任乐见. 1991

[14]高低芥酸油菜品种发育籽粒脂肪酸积累模式的研究. 韩长仁,蒙大庆,汤天泽,李芝凡,范其新,李迎春,谢卓霖. 2013

[15]甘蓝型油菜芥酸含量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 戚存扣,盖钧镒,章元明. 2001

[16]甘蓝型高油分杂交油菜新品种宝油187的选育与应用. 晏伟,杨德政,秦信蓉,程尚明,赵军,王丹丹,罗雯,鲍坤,喻时周. 2024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18]近红外反射光谱法(NIRS)在甘薯品质育种上的应用. 陆国权,盛家廉. 1990

[19]不同方法测定不同来源小麦营养含量的比较. 马尹鹏,沈一茹,张珊,赵旭,齐玉凯,贾代汉,朱沛霁,施寿荣. 2017

[20]新杨绿纯系蛋鸡选种准确性评价. 张传苹,姚俊峰,王晓亮,蔡霞,王起山,吴克亮,杨长锁.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