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交DH群体幼苗中胚轴长度的QTLs定位和上位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立勇

作者: 曹立勇;朱军;颜启传;何立斌;魏兴华;程式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加倍单倍体;中胚轴长度;数量性状位点;上位性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2 年 16 卷 03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籼粳交 IR6 4 / Azucena的 DH群体及其构建的分子标记遗传图谱 ,在遮光条件下 ,通过适温和低温逆境下发芽 ,测定中胚轴长度。采用 QTL Mapper基因定位软件检测控制中胚轴长度的加性效应 QTL s和加性×加性上位性 QTL s,在第 1、3、6、7、8、12等 6条染色体上定位了 8个控制中胚轴长度的 QTL s,其中在第 1、3、7、8染色体上定位了 4个具有加性效应的 QTL s,位于第 7染色体的 1个加性效应 QTL的增长等位基因来自于父本 Azucena,它能使中胚轴伸长 0 .2 6 cm,其贡献率达 17.5 % ,其余 3个加性效应 QTL s的增长等位基因来自于母本 IR6 4 ,能使中胚轴伸长 0 .10~ 0 .2 1cm,在第 3、7、12等3条染色体中共检测到 2对加性×加性上位性效应 ,其贡献率分别为 2 1.6 2 %和 2 .2 7% ,同时各检测到 2对加性效应×环境的互作效应和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选育中胚轴伸长的矮秆水稻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分类号: S511.2

  • 相关文献

[1]稻米垩白三维切面的遗传分析. 曾大力,钱前,阮刘青,滕胜,国广泰史,藤本 宽,朱立煌. 2002

[2]基于SNP标记的玉米容重QTL分析. 许理文,段民孝,田红丽,宋伟,王凤格,赵久然,刘保林,王守才. 2015

[3]水稻耐热性的QTL定位及耐热性与光合速率的相关性. 曹立勇,赵建根,占小登,李登楼,何立斌,程式华. 2003

[4]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QTL及与Fe~(2+)浓度的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 欧阳由男,张秋英,张克勤,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2005

[5]水稻已克隆中胚轴伸长基因效应解析及优异单倍型鉴定. 刘金栋,王雅美,田媛媛,刘宏岩,孟云,叶国友. 2024

[6]水稻幼苗中胚轴长度QTL及与Fe2+浓度的互作效应的遗传分析. 欧阳由男,张秋英,张克勤,禹盛苗,庄杰云,金千瑜,程式华. 2005

[7]稻米垩白性状的QTL检测、上位性及环境效应分析. 江良荣,黄荣裕,黄育民,王侯聪,郑景生. 2017

[8]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 QTL.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4

[9]利用日本晴/9311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水稻成熟期叶形相关性状QTL. 王兰,黄李超,代丽萍,杨窑龙,徐杰,冷语佳,张光恒,胡江,朱丽,高振宇,董国军,郭龙彪,钱前,曾大力. 2014

[10]水稻抗倒力及相关抗倒伏性状的QTL分析. 胡江,藤本 宽,郭龙彪,曾大力,张光恒,董国军,王小虎,朱立煌,钱前. 2008

[11]水稻水培抗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方云霞,祝阳舟,潘斌清,余海平,张栋,曾大力,胡江,钟卫国. 2016

[12]水稻籼粳交DH群体白叶枯病抗性的QTL定位. 杨长登,曾大力,马良勇,季芝娟,郭龙彪,李西明,钱前. 2006

[13]水稻叶绿素含量动态QTL分析. 刘进,王嘉宇,姜树坤,徐正进. 2012

[14]基于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水稻糙米率QTL定位分析. 叶生鑫,刘颖,彭强,张大双,吴健强. 2016

[15]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稻米粒形的QTL. 吴长明,孙传清,陈亮,李自超,王象坤. 2002

[16]利用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穗粒数QTL. 朱金燕,杨梅,王中德,王军,周勇,杨杰,范方军,李文奇,梁国华,仲维功. 2013

[17]水稻柱头外露率QTL定位. 尹成,李平波,高冠军,张庆路,罗利军. 2014

[18]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徐建龙,薛庆中,罗利军,黎志康. 2002

[19]基于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水稻糙米率QTL的定位. 周勇,高云,朱松松,朱金燕,王军,裔传灯,仲维功,梁国华. 2013

[20]水稻萌发耐淹性种质资源筛选及QTL定位. 孙志广,王宝祥,周振玲,方磊,迟铭,李景芳,刘金波,Bello Babatunde Kazeem,徐大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