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地区主栽大豆品种产量影响因素浅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越

作者: 张越;赵丽;王创云;牛学谦;邓妍;郭虹霞;张丽光;王陆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产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期刊名称: 山西农经

ISSN: 1004-7026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51-53+74

摘要: 本次试验测定了晋中地区五个主栽大豆品种的生理表现和农艺性状等因素,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产量的影响及其与产量间的联系。研究发现,大豆的生理活性在鼓粒期达到高峰,而此时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是与产量联系最为紧密的生理因素;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有效粒数以及百粒重这些农艺性状,均对大豆高产具有促进作用,且对产量具有决定作用的农艺性状依次为株高、分枝数和单株有效荚数。这些将为大豆高产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为高产大豆的栽培生产提供经验。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陕西省夏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通径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苟升学,肖金平. 2016

[2]黔豆08002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黄建斌,陈佳琴,朱星陶,杨春杰. 2017

[3]大豆品系在黄淮南部主产区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王大刚,胡晨,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于国宜,张磊. 2014

[4]云南省高原粳稻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重分析. 蒋聪,段玉云,杨旭昆,吴志刚,邹茜. 2020

[5]2种体型禾花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樊佳佳,马冬梅,朱华平,苏换换,李娅娅,黄樟翰,李辉安,黄剑华. 2022

[6]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田海燕,杨相昆,刘胜利,张恒斌,刘涛. 2009

[7]~(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大豆M_4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薛战超,彭琳,章建新,季良. 2008

[8]小麦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通径和灰色关联度分析. 杨程,李向东,张德奇,王汉芳,邵运辉,方保停,岳俊芹,马富举,秦峰. 2016

[9]中国杂交稻在马达加斯加产量成因性状分析. 蔡海亚,刘国湘,游艾青,徐得泽,周雷,符友知,张兴中,焦春海. 2016

[10]甘蓝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郭惊涛,孟平红,吴康云,邓英. 2012

[11]不同熟期水稻品种间产量构成特点的分析探讨. 刘国庆,张启星,刘善资,王永新,王秀萍,刘亚芹. 1994

[12]朝天椒主要株型性状与产量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詹永发,杨红,姜虹,涂祥敏,何建文. 2010

[13]稻草还田与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出苗以及产量的影响. 李波,魏亚凤,季桦,汪波,熊飞,张琛,刘建. 2012

[14]宁夏引黄灌区高产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侍梅,王学铭,牛敬娟. 2015

[15]谷子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赵禹凯,王显瑞,陈高勋,赵敏,李书田. 2014

[16]西北地区芝麻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与通径分析. 吕伟,韩俊梅,文飞,任果香,王若鹏,刘文萍. 2020

[17]糯玉米杂交种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分析. 李永洪,杨跃华,曾正明,孔亮亮,陈国民. 2006

[18]黑龙江省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产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刘嘉良,邓杰,于洋,陈卓,王霞,孙芳,高树仁. 2019

[19]绿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张旭丽. 2020

[20]不同熟期"川油"系列甘蓝型油菜品种主要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郑本川,张锦芳,蒋俊,崔成,柴靓,黄友涛,周正鉴,李浩杰,蒋梁材.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