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对矮秆早熟高粱新品种‘吉杂141’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申晓慧

作者: 申晓慧;冯鹏;李如来;陈冰嬬;姜成;郑海燕;李增杰;李志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栽培密度;农艺性状;生产潜力;产量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16 年 6 卷 09 期

页码: 27-30

摘要: 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高粱的生产潜力。本试验为了阐明矮秆早熟高粱品种‘吉杂141’在佳木斯地区的合理播种密度,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了15万、20万、25万、30万、35万株/hm~24种播种密度,研究不同密度对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叶面积指数增加,叶绿素含量下降,株高差异不显著,穗长、穗粗逐渐下降,生物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和单穗重对产量影响最大,二者与产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在佳木斯地区,‘吉杂141’最适播种密度为20万株/hm~2,产量可达到9183.00 kg/hm~2。为该品种在本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密度对矮秆早熟新品种‘吉杂141’高粱的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英文). 申晓慧. 2016

[2]栽培密度对吉杂141群体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申晓慧. 2016

[3]吉林省西部地区向日葵不同品种适宜栽培密度筛选. 王佰众,李洋,李晓伟,王曙文,任孝慈,何中国. 2020

[4]直播油菜密度对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银水,余常兵,胡小加,谢立华,张树杰,车志,廖祥生,廖星. 2012

[5]密度对叶芥产量的影响. 刘独臣,严奉君,蔡鹏,杨宏,梁根云,刘小俊,房超,李跃建. 2020

[6]栽培密度对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胡学礼,杨明,许艳萍,郭孟璧,陈裕. 2009

[7]高密度栽培对不同油菜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赵海洋,唐伟杰,汪骞,孙超,周尧,于丽欣,杨进成,林良斌. 2019

[8]不同栽培密度对苏优5号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高建芹,傅寿仲. 2005

[9]栽培密度对优质鲜食型甘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刘中华,许泳清,邱永祥,邱思鑫. 2016

[10]高粱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张姼,隋虹杰,葛占宇,王立新,成慧娟,潘映雪,严福忠. 2016

[11]不同种植环境和密度对机械化栽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詹鹏杰,平俊爱,楚建强,李燕. 2019

[12]密度和施肥对茅粱1号高粱光合速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董亚兵,彭亚姝,李魁印,田山君,徐如宏,吴传玺,任明见. 2021

[13]高粱杂交种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卢峰,邹剑秋,王艳秋,段有厚. 2007

[14]不同时期喷施腐植酸水溶肥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陈艳平,韩业辉. 2023

[15]种植模式与密度互作对高粱冠层结构及生产潜能的影响. 刘洋,郑宏峰,董明宇,王佳旭,侯志研. 2024

[16]不同种植密度对高粱生长、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王劲松,杨楠,董二伟,王立革,武爱莲,丁玉川,白文斌,焦晓燕. 2013

[17]高梁杂交种产量及其重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析. 卢峰,邹剑秋,王艳秋,段有厚. 2007

[18]不同棉花高粱间作模式下土壤养分、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研究. 魏学文,韩文风,徐勤青,王桂峰,熊世武,王占彪. 2024

[19]基于GGE双标图的高粱品种农艺性状和稳产性分析. 肖继兵,刘志,孔凡信,辛宗绪,吴宏生. 2023

[20]低氮条件下L-色氨酸对高粱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俊志,王晓东,窦爽,辛宗绪,吴宏生,周宇飞,肖继兵.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