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鸡胚上传代及繁殖规律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银

作者: 李银;刘宇卓;张敬峰;沈永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禽流感;H9亚型;病毒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06 年 04 期

页码: 100-10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一株从发病鸭体内分离到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株[A/Duck/NanJing/1/1999(H9N2),简称NJ01]进行了传代及繁殖规律的研究。将其在10日龄SPF鸡胚上传至15代,测定血凝价及平均死亡时间。取第3 (E3)、5(E5)、10(E10)、15(E15)代次的毒种稀释至不同浓度,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及非免疫鸡胚,对收获毒液量及血凝价(HA)、病毒含量(ELD_(50))进行比较。同时对接种10~(-4)稀释的第3代毒种死亡鸡胚各组织所含病毒的HA进行测定。结果显示,NJ01株经传代其平均死亡时间为53~64 h,HA为9~11 log_2;E3、E5、E10、E15毒种的ELD_(50)分别为10~(8.83)/0.1 ml、10~(9.0)/0.1 ml、10~(8.33)/0.1 ml、10~(8.32)/0.1 ml;将E3毒种稀释至10~3、10~4、10~5倍接种鸡胚,对病毒繁殖收获量有一定的影响,平均死亡时间延长,经10~(-4)稀释后接种11日龄SPF鸡胚的病毒繁殖效果最好;死亡鸡胚以尿囊液和尿囊膜所含病毒的HA最高,达9~10 log_2,肝、肺及其他组织HA较低,为1~5 log_2。

分类号: S852.65

  • 相关文献

[1]一株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分离株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宇卓,魏和生,黄福林,李银,魏雪涛,张敬峰. 2007

[2]抗禽流感H9N2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分析. 刘振勇,邓国华,李呈军,张立春,田国彬,何后军,于康震,陈化兰. 2005

[3]重组杆状病毒表达H9亚型禽流感HA基因的研究. 石霖,熊永忠,李晓楠,赵晓彤,顾贵波,谷志大,邓炜娜,薛树山,吴运谱,王宏燕,魏澍,张雅为,王竹,曹东. 2014

[4]鸭H9亚型禽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 刘宇卓,李银,张敬峰,顾玉美. 2005

[5]禽流感病毒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杨生海,殷宏,刘永生,陈豪泰,马丽娜,马艳平,丁耀忠,张杰. 2009

[6]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研究. 张文慧,王伟利,郑聪,刘明,钱爱东. 2009

[7]H5、H7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重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的建立. 张文慧,王伟利,郑聪,刘明,钱爱东. 2010

[8]基于马赛克HA序列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分析. 李丽,唐国毅,冯贺龙,薛玉涵,任助,王国康,贾妙妙,商雨,罗青平,邵华斌,温国元. 2021

[9]不同免疫抗体水平下 H9亚型AIV的排毒规律研究. 盛媛,魏秀丽,徐恩民,刘娜,吴静,艾武,宋敏训,王林,马秀丽. 2020

[10]中国猪源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的分离鉴定. 李海燕,于康震,杨焕良,辛晓光,陈君彦,赵朴,毕英佐,陈化兰. 2004

[11]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特异性单因子血清制备. 陈晓妹,王飞,张翼,刘丽玲,田国斌,曾显营,管雪婷,程成,陈化兰,李雁冰. 2011

[12]H9亚型禽流感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包红梅,王秀荣,陶启蒙,蔡东东,王馥梅,赵玉辉,陈化兰. 2010

[13]抗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孙林,季琰,左为亮,王秀荣,潘志明,焦新安. 2010

[14]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三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赵冬敏,吴青,赵翰飞,刘青涛,杨婧,黄欣梅,刘宇卓,韩凯凯,毕可然,李银. 2019

[15]一株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及鉴定. 刘宇卓,李银,张敬峰,魏雪涛,梁国民,吴继红. 2007

[16]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抑制试验抗原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孙建宏,刘景利,胡井雷,张从禄,韩正博,戴志红,杨帆,徐姗姗. 2013

[17]H9亚型禽流感病毒NJ01株动物回归试验前后生物学特性比较. 刘宇卓,李银,张敬峰. 2008

[18]H9亚型禽流感病毒mRNA疫苗的构建与效力评价. 黄程,杨志远,林健,程慧敏,王米,毛惠琳,王国良,刘贵明,赵际成,刘月焕. 2025

[19]雏鸭禽流感母源抗体消长动态测定. 李金华,叶伟成,王一成,张馨月. 2008

[20]禽流感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赵田夫,鄢明华.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