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三个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亮

作者: 徐亮;吴艳;孟宪民;黄先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柞蚕;茧质性状;遗传效应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05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354-35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柞蚕品种9906、H043及其F1、F2、B1、B26个世代类型作材料,对柞蚕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进行了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均不符合简单的加性-显性模型,普遍存在基因互作,使杂种优势表现较为复杂。茧质的3个主要性状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遗传力较低;广义遗传力除全茧量的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别之外,茧层量和茧层率的雌雄个体之间则开差较大;茧层量的遗传变异系数最大,而全茧量和茧层率的遗传变异系数则略低。实验还表明新品种9906比H有较多的部分显性等位基因。

分类号: S885.1

  • 相关文献

[1]雄蚕品种的几个茧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何克荣,祝新荣,柳新菊. 2002

[2]柞蚕饲料转化效率的遗传效应分析. 戚俐,孟宪民,刘凤云,徐亮,宿桂梅,焦阳. 2011

[3]柞蚕茧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徐亮,吴艳,刘凤云,孟宪民,戚俐,焦阳,宿桂梅,车明秋. 2011

[4]低温胁迫对柞蚕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姜晓旭,钟亮,焦阳,徐亮. 2022

[5]雄蚕品种的茧质性状研究及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陈小龙. 2011

[6]家蚕茧质性状基因效应分析. 赵远,魏兆军,钱荷英,何斯美. 2001

[7]家蚕茧质性状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研究. 何克荣,祝新荣,柳新菊. 2003

[8]高粱抗丝黑穗病菌3号小种遗传效应研究. 徐秀德,董怀玉,杨晓光,赵淑坤,王成明,李荣. 2000

[9]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 王建康,益钧镒. 1997

[10]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聚合及其遗传效应. 徐建龙,林贻滋,翁锦屏,赵新立. 1996

[11]贵州甘薯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研究. 李云,宋吉轩,邓宽平,黄团. 2010

[12]热带种质与温带种质杂交种穗部性状遗传研究. 万立波,桑健,臧宏图,贺长健,高玉山,万丽红. 2006

[13]甜菜主要数量性状遗传研究与应用. 李文,刘迎春,张维东,王秀飞,杜恒国,郗登宝. 2005

[14]玉米雄穗对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岳玉兰,朱敏,于雷,刘春光. 2010

[15]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杨六六,刘惠民,曹美莲,李朋波,王娇娟,陈耕. 2009

[16]甜菜根形及经济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文,王晓东. 1993

[17]玉米雄穗主要性状研究进展. 贾波,谢庆春,蒋学祥,沈业松,刘畅. 2016

[18]苦瓜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效应分析. 黄贤贵,张玉灿,张伟光,李祖亮. 2008

[19]新质源(CMS-FA)杂交稻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与杂种优势分析. 王洪飞,王乃元,李毓,梁康迳,仇秀丽,周卫营. 2010

[20]Ta1核不育基因对杂种一代的遗传效应. 陆维忠. 198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