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菌剂对根际盐碱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丽

作者: 张晓丽;王国丽;常芳弟;张宏媛;逄焕成;张建丽;王婧;冀宏杰;李玉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盐碱土;微生物菌剂;盐分;土壤养分;高通量测序;微生物区系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22 年 31 卷 010 期

页码: 1984-19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微生物菌剂在内蒙古河套地区中度盐碱土壤改良中的作用,可为盐碱土壤质量提升提供技术支撑.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以空白处理(CK)为对照,设置3种微生物菌剂处理,包括丹路牌微生物菌剂(DL)、自主研发的复合微生物菌剂BZ1T/1-15(由芽孢杆菌、芽单胞菌和草炭组成),其使用量分别为570 kg·hm?2(BL1)和1140 kg·hm?2(BL2).分析不同处理措施下的土壤盐分、养分以及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施用微生物菌剂(DL、BL)均可显著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其中BL2处理对降低土壤盐分的效果最显著,与CK、DL、BL1相比分别降低了14.0%、4.2%、7.4%(P<0.05).同时,施用BL1和BL2微生物菌剂对提高根际土壤的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有显著作用,其中BL1、BL2处理的碱解氮含量较CK和DL分别显著提高26.4%和11.67%、50.94%和33.33%,BL2处理的速效钾含量较CK、DL和BL1分别显著提高24.1%、24.7%和11.1%(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BL2处理的丰富度指数(ACE、Chao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还可显著提升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蓝细菌门的优势菌群丰度,另外BL1和BL2处理显著降低了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浮霉菌门细菌菌群的相对丰度(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放线菌门与土壤pH值、碱解氮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正相关(r分别为?0.581*、0.595*);土壤速效钾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和绿弯菌门分别呈极显著负相关、正相关和正相关(r分别为?0.753**、0.503*和0.569*).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盐分和养分等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控环境因子,因为其总共解释了67.0%的群落变化;它们的贡献率依次为:土壤有机质>盐分>速效钾>pH>有效磷>碱解氮.另外,BL1和BL2菌剂的施用对提高向日葵的产量有显著作用,且作物产量与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施用微生物菌剂不仅可以降低土壤盐分和pH值,而且还可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产量,改善细菌菌群结构.该研究可以为微生物菌剂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土壤改良方面提供试验基础和参考.

分类号: S153%S154.1%X172

  • 相关文献

[1]不同滴药处理对设施瓜菜生长发育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纪立东,杨建国,樊丽琴,张志明,王军,夏婷. 2016

[2]施用改良剂对大庆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李杰,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任翠梅,刘冰,杨丽,孙兴荣. 2016

[3]亚表层培肥结合覆膜提高干旱区盐碱地土壤肥力及优势菌群丰度的机理. 张宏媛,卢闯,逄焕成,张建丽,刘娜,张晓丽,李玉义. 2019

[4]盐碱地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食葵产量的影响. 张珺穜,王婧,张莉,逄焕成,张建丽,李二珍,靳存旺. 2017

[5]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土理化和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 逄焕成,李玉义,严慧峻,梁业森,侯训波. 2009

[6]河套灌区不同秋浇年限对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张晓丽,张宏媛,卢闯,逄焕成,靳存旺,高喜,程挨平,李玉义. 2019

[7]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李月梅,杨文辉,高玉亭,塔林葛娃. 2013

[8]微生物菌剂拌土对玉米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沙月霞,王晨曦,邢敏,王佳娟,李明洋,沈瑞清. 2021

[9]施用有机肥对土默川平原盐碱土土壤盐分及养分特征的影响. 张雅贞,李跃进,景宇鹏,李秀萍,史培,栗燕芳,卢旭东,连海飞,王庆蒙. 2019

[10]宁夏盐池沙地不同密度人工柠条林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舒维花,蒋齐,王占军,何建龙. 2012

[11]不同施氨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郭魏,齐学斌,李中阳,李平. 2015

[12]宿根甘蔗衰退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高欣欣,刘少春,张跃彬,方志存,刀静梅,樊仙. 2016

[13]不同施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微环境的影响. 郭魏,齐学斌,李中阳,李平. 2015

[14]微生物菌剂施用对设施茄子根际土壤养分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马慧媛,黄媛媛,刘胜尧,徐炳雪,黄亚丽,范凤翠,贾振华,宋水山. 2020

[15]玉米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腐解菌剂的应用效果研究. 范作伟,陈帅民,李阳阳,高玉山,窦金刚,侯中华,刘慧涛,吴海燕. 2021

[16]微生物菌剂对枸杞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吕亮雨,段国珍,李发毅,苏彩风,樊光辉. 2023

[17]技术引领发展方向三维肥构建生态农业. 张树清. 2013

[18]不同微生物菌剂浸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薯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刘雅娜,陈文晋,范雅芳,魏红,赵瑛琳,薛慧玲,张璟,孔庆全,贺小勇,张子义. 2024

[19]盆栽柠檬微生物菌剂-化肥互作效应研究. 闫素云,周先艳,王自然,杜玉霞,李晶,钟文彬,付小猛,岳建强. 2024

[20]马铃薯健株与黄萎病株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碳源利用特征. 赵卫松,郭庆港,苏振贺,王培培,董丽红,胡卿,鹿秀云,张晓云,李社增,马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