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rgillus fumigatus来源植酸酶的Q23L和Q23LG272E突变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谷维娜

作者: 谷维娜;杨培龙;王亚茹;罗会颖;孟昆;伍宁丰;姚斌;范云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酸酶;定点突变;毕赤酵母

期刊名称: 生物工程学报

ISSN: 1000-3061

年卷期: 2007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273-2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Aspergillus fumigatus来源的植酸酶具有热稳定性好、pH作用范围广的优点,但其比活性很低。设计的植酸酶Q23L突变能在pH4.5~7.0范围内大幅提高比活性,但pH稳定性却显著下降,为了进一步改良Q23L的pH稳定性,在Q23L分子上加入了G272E突变。将原酶、突变酶Q23L和突变酶Q23LG272E分别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表达酶经纯化后进行酶学性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突变酶Q23L的比活性比原酶显著提高,在pH5.5比活性由51u/mg提高到109u/mg,但其pH稳定性,尤其是在pH3.0~4.0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却显著降低,低于80%。突变酶Q23LG272E在pH3.0~4.5和pH6.5~7.0时的稳定性比Q23L有所提高,恢复到原酶的水平,而比活性基本维持在Q23L的水平。通过一级序列和三维结构比较,分析了可能影响Q23LG272E酶学性质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植酸酶的结构与功能提供了材料。

分类号: S816.3

  • 相关文献

[1]Aspergillusfumigatus来源植酸酶的Q23L和Q23LG272E突变研究. 谷维娜,杨培龙,王亚茹,罗会颖,孟昆,伍宁丰,姚斌,范云六. 2007

[2]毕赤酵母表达罗氏耶尔森氏菌(Yersinia rohdei)植酸酶和酶学特性研究. 陈磊,许晶,韩红娟,邱瑾,孙百慧,彭日荷,姚泉洪. 2016

[3]醇氧化酶aox1基因缺失对毕赤酵母菌产植酸酶的影响. 曹春红,王海燕,李爽,张广民,蔡辉益. 2021

[4]新型植酸酶基因YkAPPAS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其酶学特性分析. 朱恒文,田永生,李大伟,于成野,陈磊,彭日荷,姚泉洪. 2018

[5]来源于Kosakonia radicincitans的新型植酸酶基因通过密码子优化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 李大伟,付晓燕,赵伟,王苑螈,何永梅,彭日荷,姚泉洪. 2016

[6]大肠杆菌植酸酶app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性质分析. 冉瑞法,刘淑娟,肖圣燕,冯蔚,李镇刚. 2017

[7]来源于Cronobacter universalis的植酸酶酶学性质的研究. 付晓燕,韩红娟,朱波,王波,彭日荷,姚泉洪. 2017

[8]利用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在低氧条件下提高毕赤酵母中植酸酶的表达. 唐辉桂,黄火清,罗会颖,王亚茹,杨培龙,姚斌. 2008

[9]植物基因定点突变与定点置换技术及其在植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张晓辉,叶志彪,张余洋,侯政,李汉霞. 2007

[10]利用重叠延伸PCR定点突变衰退病P23基因. 阳佳位,王淼,程春振,魏召新,陈凤娟. 2009

[11]猪TLR5基因定点突变表达载体构建. 李海涛,陈月婵,牛艳春,李朋,刘娣,杨秀芹. 2012

[12]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海藻糖合成酶的定点突变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陈发忠,罗兆飞,韦宇拓,杜丽琴,王青艳,黄日波. 2012

[13]定点突变Ca~(2+)平衡位点对粘质沙雷氏菌脂肪的影响. 陈小玲,黄俊. 2017

[14]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外切葡聚糖酶CelB基因的发掘及功能鉴定. 陈燕,吴倩倩,刘春宇,郭媛,林丽华,黄日波. 2013

[15]一种载体构建的新方法:重组融合PCR法. 李玉,严红,马立新. 2012

[16]金黄色葡萄球菌新型耐热核酸酶(Nuc2)的定点突变与特性分析. 陈丽敏,施春雷,王大鹏,张道锋,史贤明. 2015

[17]唾液乳杆菌BSH1及其突变体的底物特异性. 毕洁,方芳,仇钰莹,杨庆利,陈坚. 2014

[18]微小毛霉凝乳酶基因定点突变及其酶学性质. 李玉秋,谭化,李达,刘洪霞,李倬林. 2015

[19]环糊精水解酶cds1-3底物通道氨基酸的定点突变研究. 汤宏赤,莫莉,闭海,林丽华,郭媛,庞浩. 2019

[20]猪miRNA-10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定点突变. 张姣,邵思宇,李利族,汪亮,刘娣,杨秀芹.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