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菜间作对苎麻地上部分汞吸收富集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小平

作者: 刘小平;高润霞;吕发生;刘华强;廖敦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苎麻;小白菜;套作;汞污染;植物修复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8 年 24 期

页码: 29-33

摘要: 将汞转运富集能力较强的苎麻与对汞富集系数较小的叶菜类蔬菜(小白菜)套作,研究这种套作模式下,土壤中汞的形态变化及两种作物对土壤中汞的吸收富集特征。结果表明:单作小白菜(T1)、单作苎麻(T2)及苎麻-小白菜间作(T3)体系中土壤酸溶态汞的含量较对照明显增高,增幅分别为39.49%、61.67%、58.47%,残渣态的汞含量也有降低趋势,从原来的51.22%(CK)下降到45.61%(T3);苎麻-小白菜间作(T3)提高了麻叶和麻皮中汞的含量,降低了小白菜体内汞的含量。通过苎麻与小白菜间作,可以实现汞污染农地的土壤修复与农业生产的双赢。

分类号: S563.1`S634.3`X173

  • 相关文献

[1]苎麻抗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揭雨成,罗中钦,佘玮. 2009

[2]Cd胁迫下苎麻的生长响应与富集、转运特征研究. 蒋端生,柏连阳,刘杰,邬腊梅,周静. 2012

[3]Cd/Sb/Pb复合污染对苎麻生长及吸收富集特征的影响. 蒋端生,柏连阳,刘杰,邬腊梅. 2012

[4]改良剂对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的影响. 周静,邬腊梅,柏连阳,刘杰,罗育才. 2012

[5]贵州百花湖鱼体汞污染现状. 闫海鱼,冯新斌,刘霆,商立海,李仲根,李广辉. 2008

[6]浙江省燃煤火电厂周边典型森林土壤汞污染研究. 曾台楠,许萍,胡勰克,宋星竹,吴胜春,梁鹏. 2023

[7]全球汞污染回顾与分析. 覃东立,姜秋俚,付友生. 2009

[8]亚蔬绿豆引种及播期试验. 童晓利,徐生,李刚华,张海军,王庆南. 2002

[9]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谢双萍,郭惊涛,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 2014

[10]黔花生二号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杨顺国,简宇任. 2011

[11]宁夏旱作区域露地西瓜套作栽培适应性研究. 刘俭,曲继松,张丽娟,冯海萍,杨冬艳. 2012

[12]幼龄桃园合理套作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 万明长,胡明文,乔荣,班小重,吴跃勇,杨胜俊,乔晓峰,腾久该. 2010

[13]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 Ⅱ.玉米烤烟套作夏秋反季节豆类蔬菜种植模式. 李桂莲,王天文,文林宏,廖从亮,向明猛,黎德剑,刘春萍,韩庆波. 2004

[14]贵州夏秋反季节蔬菜种植模式研究Ⅱ.玉米烤烟套作夏秋反季节豆类蔬菜种植模式. 李桂莲,王天文,文林宏,廖从亮,向明猛,黎德剑,刘春萍,韩庆波. 2004

[15]贵州玉米地轮(套)作光叶苕子的生产技术规程. 张钦,陈正刚,林海波,崔宏浩,朱青,于恩江,胡萍,宋兴香. 2015

[16]果园-辣椒套作高产高效栽培种植模式效益分析. 余文中,杨红,黎明,金方伦,涂祥敏,姜虹. 2012

[17]鲜食甜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套作的产量及主要性状变化. 包斐,王桂跃,卢德生. 2013

[18]苎麻副产物利用及成龄麻园套作技术研究现状. 李雪玲,佘玮,白玉超,刘楠楠,黄敏升,杨瑞芳,崔国贤. 2016

[19]小麦和苜蓿套作种植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恩慧,穆阳阳,何亚男,张晓红,杨慎骄. 2020

[20]甘薯-鲜食玉米套作对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吴巧玉,邓仁菊,罗密,何天久.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