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才旦卓玛

作者: 刚存武;范洁茹;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宛琼;纳添仓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温度;敏感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15 年 41 卷 01 期

页码: 150-153+17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采用小麦离体叶段法,设置18、22、23、24、25和26℃共6个温度处理,对2012年采集的小麦白粉菌样分离得到的139个单孢堆菌株的温度敏感性进行了测定,这些菌样分别采自于四川、北京、甘肃、河南、浙江、陕西、青海、山东、新疆和云南10省(市、区)。结果表明:供试的139个菌株平均ET50为23.14℃,其中ET50最高为24.46℃,最低为21.34℃;58.76%的供试菌株ET50值在23℃和24℃之间,仅有2.03%的供试菌株的ET50≥24℃。对供试菌株温度敏感性频率分布的正态检验结果发现,自然环境中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已受到温度的选择压力。此研究结果可为了解和预测全球气候变暖对小麦白粉病长期发生趋势的影响提供依据。

分类号: S435.121.46

  • 相关文献

[1]2009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王保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2]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及其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朱桂宁,颜梅新,贤小勇. 2014

[3]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高琪,张玮,刘梅,周莹,邢启凯,彭军波,李兴红,燕继晔. 2022

[4]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菌对5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柳利龙,梁巧兰,张爱琴,张环. 2019

[5]小麦对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 tritici)的抗性特点和遗传评价. 庞家智,刘俊秀,孙芳华,曾浙荣,周桂英. 1995

[6]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邱军,周益林,徐世昌,陈怀谷. 2015

[7]小麦白粉病菌诱导的TaWRKY34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秦伟,赵光耀,曲志才,张立超,段佳磊,李爱丽,贾继增,孔秀英. 2010

[8]不同小麦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酯酶同工酶比较. 刘正德. 1986

[9]甘肃天水小麦白粉病菌越夏及有性时期在侵染循环中的作用. 骆惠生,金社林,段霞瑜,周益林,金明安,贾秋珍. 2011

[10]催芽温度对紫色马铃薯种薯萌芽、植株生长和结薯大小分布的影响. 黄涛,梅猛,沈学善,屈会娟,杨勇,杨铮,余丽萍,王西瑶. 2019

[11]小麦矮腥黑穗病菌对温度的敏感性. 周益林,段霞瑜. 2012

[12]冬小麦群体光照条件及其光合特征. 杜宝华,刘明孝,洪佳华. 1990

[13]基于BP神经网络的小麦群体图像特征识别. 李少昆,索兴梅,白中英,祁之力,刘晓鸿,高世菊,赵双宁. 2002

[14]垄作栽培条件下小麦群体特征的研究. 李升东,王法宏,司纪升,孔令安,冯波,张宾. 2008

[15]小麦不同世代群体轮回选择效应(英文). 王新望,赖菁茹,范濂,张汝斌. 1993

[16]垄作行间不同密度对小麦群体发育及产量的响应. 岳俊芹,邵运辉,汪庆昌,郑飞,方保停,柏立超,秦峰. 2012

[17]一种小麦田间产量和均匀度的测量方;初. 何贤芳,赵莉,刘泽,汪建来. 2019

[18]锌腐酸肥料对冬小麦群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兰生,张晶,党建友,王姣爱,裴雪霞,张定一. 2018

[19]小麦、玉米不同品种对单嘧磺隆的敏感性研究. 刘焕禄,刘亦学,刘晓琳,白义川,赵士敏,张学文,魏军. 2001

[20]草地贪夜蛾对小麦的为害风险:取食为害性及解毒酶活性变化初探. 王芹芹,崔丽,王立,黄伟玲,代黎明,袁会珠,芮昌辉.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