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基线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笑笑

作者: 杜笑笑;张欣颖;丁成;张美惠;王奥霖;袁军海;瓮巧云;范洁茹;刘伟;周益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氟唑菌酰羟胺;小麦白粉病菌;敏感基线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4 年 50 卷 002 期

页码: 287-290,3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氟唑菌酰羟胺是一种新型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uccinate dehydrogenase inhibitor,SDHI)类杀菌剂,2019年在我国登记在小麦上防治赤霉病,为明确其对小麦白粉病的潜在防治效果,以及为监测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其是否产生抗药性,本文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了 2000年前和2019年采自我国河南、山东等9省市的110株小麦白粉病菌菌株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采自2019年的88株菌株,其EC50范围为0.010 2~0.766 8 μg/mL,平均 EC50为(0.224 3±0.179 6)μg/mL;采自 2000 年前的 22 株菌株,其 EC50范围为 0.052 1~0.882 4 μg/mL,平均EC50为(0.356 3±0.279 6)μg/mL;两组菌株群体间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氟唑菌酰羟胺对110株菌株的EC50范围为0.010 2~0.882 4 μg/mL,平均EC50为(0.250 7±0.210 3)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可作为小麦白粉病菌对氟唑菌酰羟胺的敏感基线.本研究结果可为氟唑菌酰羟胺防治小麦白粉病以及未来监测该病原菌对药剂的抗性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435.121.46

  • 相关文献

[1]氟唑菌酰羟胺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效及对烟叶和土壤的安全性. 刘勇,秦言敏,熊书斌,黄长权,冯佳,李义强,王杰,张超群,黄斌. 2024

[2]不同机制杀菌剂对小麦白粉病的敏感性及与三唑酮的交互抗性. 毕秋艳,马志强,韩秀英,张小风,王文桥,赵建江. 2017

[3]小麦白粉病菌对喹氧灵和苯菌酮的敏感基线及药剂的生物活性. 龚双军,杨立军,向礼波,曾凡松,张学江,薛敏峰,汪华,史文琦,喻大昭. 2013

[4]小麦白粉病菌闭囊壳萌发及其对三唑酮敏感基线的建立. 袁善奎,马严明,周明国. 2001

[5]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施药时间对小麦赤霉病防效及DON毒素控制研究. 缪康,吴佳文,王晓芸,吴琴燕,周华飞,杨红福. 2020

[6]分散固相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西瓜中氟唑菌酰羟胺残留. 智沈伟,李兴海,赵尔成,贾春虹,朱晓丹. 2017

[7]UPLC-MS/MS法检测麦穗中氟唑菌酰羟胺的残留和消解动态. 吴琴燕,陈宏州,李冬冬,张文文,杨红福,庄义庆. 2021

[8]氟唑菌酰羟胺和苯醚甲环唑在烟叶中的消解动态及残留分析. 李敏,张碰元,熊书斌,黄长权,周军,陈玉珍,张馨文,冯佳,王杰. 2024

[9]GC-MS/MS测定烟草上氟唑菌酰羟胺残留. 潘苗,于卫松,鲁世军,曹建敏,孙惠青. 2023

[10]灰葡萄孢对氟唑菌酰羟胺不同敏感型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杨可心,毕秋艳,吴杰,路粉,王文桥,韩秀英,赵建江. 2022

[11]18%氟唑菌酰羟胺·苯醚甲环唑悬浮剂防治柑橘疮痂病田间防效. 陈瑾,胡菡青,赖瑞联,吴如健. 2018

[12]防治苹果白粉病的新型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普继雄,马桂梅,孙秀梅,马泽辉,张俊祥. 2021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唑菌酰羟胺在西瓜中的残留. 智沈伟,闫思月,李兴海,赵尔成,贾春虹. 2017

[14]小麦白粉病菌对由前苏联引入的小麦近缘植物的侵染研究. 段霞瑜,周盖林,向齐君. 1998

[15]山东省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鉴定和分析. 张眉,郭霞,辛志梅,王升吉,辛相启,姜珊珊,吴斌. 2020

[16]小麦白粉病菌基因组DNA的微量提取及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段霞瑜,周益林,邱永春. 2010

[17]黑龙江省小麦白粉病菌毒性结构及毒力频率初步研究. 孟庆林,张匀华,季宏平,王芊,孙毅民. 2005

[18]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丁克坚,段霞瑜,周益林. 2009

[19]新疆地区小麦白粉病菌寄主范围的研究. 王剑雄,段霞瑜,周益林,向齐君. 1994

[20]2002年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监测. 周益林,段霞瑜,刘学敏.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