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少昆
作者: 李少昆;王崇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产量;增产因素;发展趋势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9 年 42 卷 06 期
页码: 1941-19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今后玉米增产的途径,本文从单产提高的主要措施、技术特征和增产机理角度,分析了50多年来中国玉米生产技术的演变与发展。从1949至2007年中国玉米单产每公顷提高了4205.1kg,增幅为437.3%,年均增加85.84kg·hm-2;总产由1241.8万吨提高到15230.0万吨,增加了12.3倍,其中单产增加的贡献占68.4%、种植面积扩大的贡献为31.6%,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产的增加。玉米生产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如下阶段:(1)玉米品种选育由筛选推广优良农家品种——品种间杂交种——双交种、三交种——单交种4个阶段,在杂种优势得到广泛利用后,抗病基因选择、株型改良、保绿与晚熟成为玉米品种产量潜力提高的主要育种技术方向,今后将向着耐密、抗逆、广适、高产和适应机械化作业的新品种选育方向发展;(2)栽培技术表现出由单项适用技术推广、农田条件改善到技术集成与模式化栽培,今后将向以耐密、抗逆、高产品种与机械化为载体的简化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方向发展;3)随着种植密度的不断提高,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由提高单株生产力,到改善株型增大群体和保绿、晚熟延长光合与灌浆时间来增大群体生产量,向提高群体整齐度、花后物质高效生产与转移方向发展,同时对群体的抗倒、抗病和适应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近期中国玉米增产的主要技术需求与对策。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吉林省玉米增产潜力分析. 任禾,李月英,韩成伟,朱平. 2010
[2]我国玉米产量变化及增产因素分析. 李少昆,王崇桃. 2008
[3]美国玉米持续增产的因素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赵久然,王荣焕. 2009
[4]浅议我国玉米栽培增产技术研究进展. 孙丽惠,陈长青,李月明,孔菲,叶雨盛. 2011
[5]我国历年水稻产量增长因素分析与今后的发展对策. 朱德峰,庞乾林,何秀梅. 1997
[6]旱作农业区地膜蚕豆种植技术及增产因素分析. 卢成达,李阳,孙迪. 2016
[7]“汕优63”不同产量水平下增产因素分析. 杨从党,贺庆瑞,郑学玉,黄庆宇,朱德峰. 2003
[8]日本水稻增产因素分析与稻作技术评价. 林兴军,林贤青,Takeshi Horie. 2006
[9]我国玉米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发展研究. 刘忠泽,章慧全,高占文,张旭,董向辉,李爱琴. 2008
[10]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2007
[11]作物模型在我国玉米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 陈小民,崔红,刘志铭,魏雯雯,姚凡云,吴杨,曹玉军,吕艳杰,王永军. 2018
[12]转基因玉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林清,吴红,周幼昆,雷开荣,谢树章. 2012
[13]近四十年来我国玉米大品种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趋势. 白岩,高婷婷,卢实,郑淑波,路明. 2023
[14]东北早熟春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 杨国航,孙世贤,张春原,刘春阁,赵久然. 2007
[15]玉米种质资源研究与发展趋势探讨. 李九云,于翠红,高增玉. 2009
[16]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讨. 王洪涛,邢璐露,杨金砖. 2023
[17]玉米基因组学的发展现状及我国的对策. 黎裕,王天宇. 2003
[18]玉米施药机械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 卢勇涛,李亚雄,刘洋,李斌,王涛. 2011
[19]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情况分析我国近15年玉米基础研究的发展状况(2001—2015). 史利玉,宋振伟,张金渝,杨新泉. 2017
[20]美国大豆生产分析及展望. 潘月红,逯锐,迟凤玲.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灌溉方式对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姚森崇;张国强;侯鹏;明博;王克如;谢瑞芝;李少昆;薛军
关键词:玉米;灌溉方式;密度;茎秆抗折断力
-
东北高产春玉米氮营养指标的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
作者:辛江风;明博;薛贝贝;杨宏业;郭慧荣;冯大云;谢瑞芝;王克如;侯鹏;李少昆;禄兴丽
关键词:春玉米;多光谱遥感;随机森林;氮营养指标
-
典型黑土区不同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李瑞平;谢瑞芝;罗洋;隋鹏祥;郑洪兵;明博;王浩;刘武仁;郑金玉;李少昆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土壤理化性质
-
东北冷凉区玉米籽粒脱水模型构建策略研究
作者:吴琦;明博;高尚;杨宏业;张川;初振东;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籽粒脱水;Logistic Power模型
-
种植密度和灌溉量对西辽河平原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张明达;张国强;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灌溉量;水肥一体化;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水肥一体化施磷量对玉米抗倒伏能力的影响
作者:梁忠宇;薛军;张国强;明博;沈东萍;方梁;周林立;张玉芹;杨恒山;王克如;李少昆
关键词:玉米;水肥一体;磷肥;抗倒伏;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