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头季施氮水平下菌根共生稻的再生能力与产量形成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何颖

作者: 何颖;韩瑞才;杨宙;朱珊;汤国平;黄仁良;胡水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菌根共生稻;施氮水平;再生力;产量

期刊名称: 杂交水稻

ISSN: 1005-3956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133-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赣菌稻1号(菌根共生稻品种)和中早35(受体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施氮水平(N1 112.5 kg/hm~2、N2135.0 kg/hm~2、N3 150.0 kg/hm~2),比较不同头季施氮量下菌根共生稻与其受体品种的再生能力和产量形成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与中早35相比,赣菌稻1号在不同施氮处理下的根系伤流量和再生力均处于更高水平,尤其在常规施氮处理(N3)下,赣菌稻1号的根系伤流量和再生力分别比中早35高17.30%和8.31%;头季稻中,赣菌稻1号N1、N2、N3处理下的干物质量较中早35分别高6.33%、5.67%、5.75%,再生季分别高25.21%、19.43%、12.11%;赣菌稻1号N1、N2、N3处理的头季稻产量较中早35分别高2.81%、3.07%、5.28%,再生季分别高14.64%、19.62%、14.97%。综上可知,在头季高氮条件下,菌根高效共生水稻品种根系活力强,能够促进水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障地上部干物质量的积累和有效穗数的增加,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再生力,特别是再生季,菌根共生稻的生长和产量优势愈加明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优质再生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比较分析. 吴延寿,姚晓云,曹国军,陈春莲,熊运华,尹建华. 2019

[2]二十一个高粱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再生力比较研究. 奚江,黄娟,周瑜,李泽碧,张亚勤,张龙,吴毓. 2019

[3]收割时间和留桩高度对渝香203再生稻再生力及产量的影响.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唐永群,文明,李经勇. 2020

[4]不同施氮水平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孙华,张建栋,陈培峰,黄萌,许才康,乔中英,蒋鹤云. 2010

[5]施氮水平与密度对马铃薯会-2产量影响的回归分析. 邓宽平,罗治霞,丁海兵. 2008

[6]不同栽插密度和施氮水平对苏香粳3号产量的影响. 陈培峰,黄萌,乔中英. 2012

[7]不同施氮水平下带肥抛秧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张玉烛,陈恺林,刘功朋,周学其,蔡灿然. 2013

[8]施氮水平对4个日本粳稻品种(系)产量及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丁震乾,周兴根,孙克新,常勇,黄忠勤,王波,李小珊. 2016

[9]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樊仙,刀静梅,时利明,刘少春,高欣欣,张跃彬. 2013

[10]施氮水平对玉米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张磊,孔丽丽,侯云鹏,于雷,李海燕,王立春. 2020

[11]不同施氮水平对中籼稻氮素吸收利用及其产量的影响. 吴文革,阮新民,施伏芝. 2007

[12]不同施氮水平及氮磷钾肥配施对棉花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王润珍,李鹏程,刘爱忠. 2010

[13]施氮水平对不同甘蔗品种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 范业赓,丘立杭,陈荣发,周慧文,黄杏,卢星高,甘崇琨,吴建明,李杨瑞. 2019

[14]热带生态区不同施氮水平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青先国,袁隆平. 2008

[15]不同施氮水平下6个优质常规稻品种的氮肥利用率分析. 刘广林,吴子帅,罗群昌,李虎,朱其南,李秋雯,陈传华. 2020

[16]施氮水平与播种量对多花黑麦草种子结实性及产量的影响. 丁海荣,杨智青,钟小仙,丁成龙,顾洪如,洪立洲. 2015

[17]不同施氮水平对春玉米光合参数及产量的影响. 周超,王俊强,韩业辉,许健,徐婷,于运凯,王连霞,柴丽丽,赵蕾,丁昕颖. 2023

[18]白洋淀沿湖农田不同施氮水平对夏玉米土壤及土壤溶液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赵姗姗,赵全力,贾良良,刘文菊. 2012

[19]施氮水平对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运红,孙克刚,杜君,杜保池,和爱玲,丁华,许为钢,程小龙. 2017

[20]氮肥施用对西藏青稞产量及氨挥发损失的影响. 李雪,李荣荣,侯亚红,刘国一,谢永春.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