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密对不同分枝类型大豆品种同化物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瑞东
作者: 李瑞东;尹阳阳;宋雯雯;武婷婷;孙石;韩天富;徐彩龙;吴存祥;胡水秀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分枝类型;种植密度;同化物积累;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2 年 04 期
页码: 942-9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试验于2018—2019年进行,选择2种不同分枝类型的品种(中作XA12938和中黄13)为供试材料,设置13.5×10~4 (D1)、18.0×10~4 (D2)、22.5×10~4 (D3)、27.0×10~4 (D4)、31.5×10~4 (D5)和36.0×10~4株hm~(–2) (D6) 6个种植密度,研究增密种植对不同分枝类型品种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提高,大豆LAI进入高值(>4)的时期提前,中作XA12938和中黄13分别从出苗后47.0d和54.6d(D1)提前至31.0 d和32.9 d (D6)。与中黄13相比,中作XA12938LAI高值持续期长且中后期降幅小。不同品种处理间干物质随密度的增加程度存在差异,结荚期中作XA12938和中黄13高密处理(D6)干重较低密处理(D1)干重分别提高77.53%和51.21%。随密度的提升,成熟期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总体呈先增加后趋平的趋势,中作XA12938的最高产量出现在D5(5000.45kghm~(–2))处理,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产量较稳定,中黄13两年最高产量分别出现在D4 (4477.90 kg hm~(–2))和D5 (3935.30 kg hm~(–2))处理,继续增加种植密度产量逐渐降低,中作XA12938的平均产量较中黄13产量显著提高22.37%。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中作XA12938植株高度和单位面积有效荚数与产量密切相关,而中黄13的单位面积有效粒数和重心高度与产量的关联度较高。适度增密可提高大豆LAI并延长其高值持续期、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生殖器官的占比、提高大豆产量。在生产中可选用分枝调节能力较强品种,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类型大豆品系在兰州市的适宜种植密度研究. 高彦萍,马志军,李强. 2006
[2]不同磷效率大豆干物质积累、光合生理特性及产量的研究. 吴俊江,马凤鸣,林浩,刘丽君,钟鹏,林蔚刚,董德建,王金生,刘德生. 2010
[3]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同化物积累和光合生理特性与产量形成的影响. 林浩,刘丽君,吴俊江,钟鹏,林蔚刚,董德建,马岩松,刘鑫磊,程莉莉,魏崃,刘德生. 2009
[4]山西早熟夏大豆种植密度研究. 任小俊,刘小荣,吕新芸,马俊奎. 2019
[5]密度对分枝型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于德彬,张鸣浩,孟凡钢,饶德民,赵婧,张伟,闫晓艳. 2020
[6]密度对晋北区大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旭丽,邢宝龙,王桂梅,殷丽丽. 2017
[7]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甘肃省不同生态区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张彦军,王兴荣,李玥,李永生,李峰,苟作旺,张恺东,祁旭升. 2021
[8]种植密度对机械化收获大豆底荚高度的影响. 史宏. 2017
[9]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中吉602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孙浩楠,曹霞,申晴,邱红梅,孟凌晓,李志刚. 2024
[10]种植密度对大豆光合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于洪久. 2009
[11]不同肥密处理对超高产大豆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肖亦农,谢甫绨,肖万欣. 2011
[12]不同种植密度对高产型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孙元成,曹霞,孙浩楠,史铎,毛庆丰,叶英杰,邱红梅,李志刚,张卫国. 2023
[13]种植密度对陇东半湿润区全膜微垄沟播大豆产量的影响. 陈珩,刘海鹰. 2016
[14]我国大豆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评价. 吕继龙,何萍,徐新朋,魏丹,仇少君,赵士诚. 2020
[15]种植模式对高密度下不同耐密性大豆品种根形态的影响. 王冬昭,饶德民,李琪瑞,程彤,于德彬,孟凡钢,赵婧,闫晓艳,邱强,张伟. 2023
[16]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武新艳,张振晓,张小虎. 2014
[17]平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不同株型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魏然,李阳,СелиховаОльга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张武,于晓光,吴俊彦,崔杰印,位昕禹. 2024
[18]不同株型大豆品种的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邱强,石一鸣,闫晓艳,张伟,高淑芹,董岭超. 2008
[19]不同生态区种植密度对大豆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王新兵,侯海鹏,马玮,赵明. 2013
[20]种植密度对辽宁省主栽大豆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王文斌,张力军,王昌陵.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关键词:稻草;紫云英;水稻;施钾量;产量;钾素盈余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
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
作者:陈晓叶;许鑫;张春蕾;袁珊;陈福禄;蒋炳军;武婷婷;辛大伟;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再生芽;生根;子叶植株;嫁接
-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曦昕;蒋炳军;袁珊;武婷婷;孙石;张亮生;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APETALA3;PISTILLATA;MADS-box;花器官特征基因
-
不同头季施氮水平下菌根共生稻的再生能力与产量形成特征
作者:何颖;韩瑞才;杨宙;朱珊;汤国平;黄仁良;胡水秀
关键词:菌根共生稻;施氮水平;再生力;产量
-
不同夜间温度条件下外源水杨酸对大豆产量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仲法;宋雯雯;徐彩龙;陈新蕾;吴佩杭;王书君;陈磊;吴存祥
关键词:大豆;夜间温度;水杨酸;产量;收获指数
-
侧深施肥通过优化叶片功能与氮素积累来提高大豆产量
作者:徐一帆;徐彩龙;李瑞东;吴宗声;华建鑫;杨琳;宋雯雯;吴存祥
关键词:侧深施肥;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能力;产量
-
麦秸覆盖还田对大豆耕层物理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作者:吴宗声;徐彩龙;李瑞东;徐一帆;孙石;韩天富;宋雯雯;吴存祥
关键词:夏大豆;耕层温度;物理性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