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氏鲟全人工繁殖研究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曲秋芝
作者: 曲秋芝;孙大江;马国军;吴文化;邱岭泉;王丙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氏鲟;全人工繁殖
期刊名称: 中国水产科学
ISSN: 1005-8737
年卷期: 2002 年 9 卷 03 期
页码: 277-27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自7~8龄后备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亲鱼群体中选出成熟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熟培育,其中1尾雌鲟、5尾雄鲟效果较好。经催产、手术取卵、干法授精和孵化,获受精卵19095粒,孵出健康鲟苗8714尾,受精率30 12%,孵化率45 63%。受试鲟术后20d左右开始摄食,伤口完全愈合。孵出的鱼苗经9d暂养,卵黄吸收完毕,开始摄食,发育正常。
分类号: S965.215
- 相关文献
[1]缺帘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徐绍刚,田照辉,朱华,李建平. 2008
[2]黄山回溪河养殖光唇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凌俊,江河,段国庆,胡玉婷,周华兴. 2017
[3]全人工繁殖达氏鲟胚胎发育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 龚全,李强,杜军,赵刚. 2017
[4]中国大鲵子二代制种技术的研究. 刘鉴毅,谭永安,庄平,李长松,谭启森,刘明国,陈溢安,卢兴孙. 2004
[5]广东鲂全人工繁殖的研究. 庞世勋,谢刚,许淑英,叶星,苏植逢,潘德博,祁宝伦,林郎. 1998
[6]广东沿海驯养条石鲷的全人工繁育及苗种生物学. 区又君,李加儿,蔡文超,林锋. 2014
[7]基于微卫星标记的养殖施氏鲟亲鱼群体遗传多样性. 孔杰,石婧,向燕,关梅. 2015
[8]施氏鲟抗氧化中草药方剂的筛选. 王荻,刘红柏,廉超,罗添允. 2016
[9]施氏鲟的性腺分化及养殖水温对其性腺分化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刘晓勇,孙大江,曲秋芝. 2012
[10]饲料卵磷脂对施氏鲟血清卵黄蛋白原、卵径及性类固醇激素水平的影响. 张颖,孙慧武,徐伟,孙大江,曲秋芝,刘晓勇,张永旺. 2010
[11]施氏鲟胚胎发育阶段可溶性蛋白、性激素含量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变化. 席庆凯,张颖,刘晓勇,潘鹏,孙大江. 2015
[12]饲料脂肪源搭配对施氏鲟雌鱼繁殖性能和血清性类固醇激素的影响. 齐茜,刘晓勇,孙大江,徐翱,麦丽开. 2014
[13]温度对达氏鳇、施氏鲟及其正反杂交种生长的影响. 宋聃,张颖,吴文化,刘晓勇,曲秋芝,孙大江. 2017
[14]LHRH-A、DA对施氏鲟脑垂体碎片释放GtH的影响. 胡红霞,张勇,朱华,李立成,姚志刚. 2014
[15]施氏鲟不同组织中δ~(13)C和δ~(15)N值的变化规律. 李雷,王念民,都煜,李娜,马波. 2019
[16]养殖施氏鲟的性腺转录组特征分析. 李营,阮瑞,艾成,岳华梅,叶欢,杜浩,李创举. 2020
[17]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及抗病性能比较. 齐茜,刘浩浩,李忠华,买丽坎·依不拉英,白喜军,王文峰,刘晓勇. 2017
[18]复方中药免疫添加剂对施氏鲟生化指标的影响. 冯淇元,王荻,刘红柏. 2019
[19]板蓝根对施氏鲟幼鱼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彭翔,夏磊,张洪玉,赵明军,董世瑞,惠景,宁立. 2013
[20]基于线粒体D-loop区序列和Cyt b基因的鲟鱼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孔杰,刘伟,李世凯,周洲,赵凤.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我国渔用药物信息分析及管理建议
作者:邱岭泉;宋卓;王虎威;程锦祥
关键词:渔用药物;信息分析;管理建议
-
盐度对虹鳟和硬头鳟幼鱼消化酶和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
作者:杨静雯;周演根;黄铭;熊莹槐;王芳;高勤峰;孙大江;董双林
关键词:黄海冷水团;虹鳟;硬头鳟;盐度;消化酶;抗氧化酶
-
大通牦牛犊牛早期培育效果观察
作者:赵寿保;马进寿;李青云;刘更寿;保广才;武甫德;郭宪;马海福;胡燕斌;马国军;乔元贵;李索南
关键词:大通牦牛;犊牛;早期培育;补饲
-
网箱和流水池塘养殖俄罗斯鲟的生长特性
作者:许式见;邵辉;胡谋;石灏;夏永涛;张颖;孙大江
关键词:俄罗斯鲟;人工养殖;生长特性
-
不同倍性虹鳟幼鱼对急性温度胁迫的抗氧化响应
作者:史鲲鹏;董双林;周演根;高勤峰;孙大江
关键词:枫叶鲑;硬头鳟;急性温度胁迫;抗氧化酶;整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标
-
海水驯化对虹鳟鳃、肌肉和肝脏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作者:刘骋跃;周演根;董亢;曹逸铭;孙大江;高勤峰;董双林
关键词:虹鳟;磷脂脂肪酸;海水驯化;鳃;肌肉;肝脏
-
中国达氏鳇野生群体和两个养殖群体的线粒体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户国;程磊;马波;孙大江;王斌;刘晓勇;柳淑芳;张颖
关键词:达氏鳇;Cyt b;D-loop;遗传多样性;系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