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豆14号高产综合技术数学模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政文
作者: 马继凤;李小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栽培;湘春豆14号
期刊名称: 作物研究
ISSN: 1001-5280
年卷期: 1993 年 01 期
页码: 20-22
摘要: 本试验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研究了由我所育成的湘春豆14号密度(x_1)、氮(x_2)、磷(x_3)、钾(x_4)基施和氮肥追施叶龄(x_5)等五个主要栽培因子与大豆产量的关系。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解析得出各因子与产量的关系,以及各因子的增产速率;x_1和x_2、x_1和x_5、x_2和x_5互作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借助计算机模拟试验,提出了红壤旱土条件下栽培产量2000~2400kg/ha的优化农艺模式,为指导生产提供了决策依据。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2OO4年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大豆新品种. 薛津. 2004
[2]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徐建华,张秀梅,卢玉兵. 2007
[3]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4]辐射诱变选育大豆新品种合农71及其高产栽培.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刘忠堂. 2019
[5]合丰42号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胡喜平. 2005
[6]黑河18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点与栽培技术. 郑淑琴,刘发,鹿文成,梁吉利,闫洪睿,张雷,刘英华. 2001
[7]旱地大豆地膜覆盖栽培研究初报. 郭志利. 2000
[8]影响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因素及其改良途径. 王新风,富健,孟凡钢,马巍. 2008
[9]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袁星星,薛晨晨,张红梅,刘晓庆,陈新. 2019
[10]高产优质大豆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Ⅱ合丰47高产优质窄行密植栽培技术体系. 胡喜平. 2008
[11]高产高油大豆新品种中龙豆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淼,邸树峰,郭新宇,毕影东,李炜,刘明,夏天舒,来永才. 2022
[12]宁夏引黄灌区玉米间作大豆栽培关键技术. 赵志刚,罗瑞萍,连金番,姬月梅,黄玉峰,马晓成,陈庆. 2017
[13]秸秆覆盖与氮肥配施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何雪丹,蒋明健,钟坤,莫皓蓝,陈伟,李家文,孙玉勇. 2017
[14]大豆施用含稀土生物有机肥应用效果研究. 黄若玲,何录秋,贺爱国,李向荣. 2009
[15]浅析大豆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大垄密. 高玉华,刘鹏. 2013
[16]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任冬莲,刘学义,王瑞. 2006
[17]麦、瓜、棉、豆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王应山,叶松庭,龙泽福,蔡淑平,吴学军,周新安. 2006
[18]夏大豆新品种淮豆19的选育. 余希文,王亚琪,李曙光,傅蒙蒙,赵志鑫,徐海风. 2024
[19]高蛋白大豆品种吉育77选育及栽培要点. 富健,孟凡钢,王新风,马巍,董岭超,王秀清,刘凤贤. 2008
[20]鲜食夏大豆新品种苏豆11号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袁星星,陈新,陈华涛,崔晓艳,张红梅,刘晓庆.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西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作者:黄艳芳;宁夏;李小红;孔令孜
关键词: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典型模式;广西
-
基于改进YOLOv5s的硬核期葡萄簇检测
作者:冯晓;张辉;刘运超;张微;李小红;马中杰
关键词:葡萄簇;目标检测;YOLOv5s算法;重参数化;注意力机制
-
大豆GmSDG25基因的克隆及拟南芥遗传转化
作者:姜玲;阳小凤;黄山;唐文军;李小红;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GmSDG25基因;基因克隆;遗传转化
-
提升广西乡村特色产业科技支撑能力研究
作者:容建波;黄艳芳;屈婷婷;宁夏;李小红
关键词:乡村特色产业;科技;广西
-
国审大豆新品种湘春2701的选育研究
作者:阳小凤;黄山;姜玲;顾小燕;李小红;朱建宇;马淑梅
关键词:大豆;湘春2701;品种选育;高产;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
广西蔬菜生产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黄艳芳;李小红;屈婷婷;宁夏;孔令孜
关键词:蔬菜;广西;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县域
-
广西柑桔产业竞争力分析
作者:宁夏;容建波;黄艳芳;李小红;孔令孜;谢国雪
关键词:柑桔;广西;区域竞争力;钻石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