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研究及再生植株倍性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程志芳

作者: 程志芳;史艳艳;李丽;韩娅楠;董晓宇;常晓轲;姚秋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辣椒;花药培养;碳源;活性炭;AgNO3;植物生长调节剂;倍性鉴定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科学

ISSN: 1004-3268

年卷期: 2023 年 52 卷 011 期

页码: 124-1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以14个辣椒基因型为试材,探讨了不同质量浓度碳源组合、活性炭、硝酸银(AgNO3)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个因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并对再生株系利用DNA流式细胞仪进行植株倍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14个基因型均可出胚,13个基因型成苗,其中,华之秀1号的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63.33%和23.88%;碳源以10 g/L蔗糖+20 g/L麦芽糖最佳;MS培养基中加入2 g/L活性炭和6 mg/L AgNO3时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最高分别为29.63%和15.20%;植物生长调节剂以1.000 mg/L 2,4-D+1.50 mg/L KT和0.001 mg/L 2,4-D+0.05 mg/L KT表现最佳,其中,1.000 mg/L 2,4-D+1.50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63.33%和23.88%,而0.001 mg/L 2,4-D+0.05 mg/L KT处理参试基因型最高出胚率和成苗率分别为20.00%和10.54%.对383个再生株系进行倍性鉴定,发现279株单倍体、87株二倍体、2株三倍体、2株四倍体、1株混倍体(单倍体与二倍体)和12株非整倍体,单倍体和二倍体在再生植株群体中占比分别为72.85%、22.72%.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自然加倍率较低,且同一花药诱导出的再生植株倍性通常一致.

分类号: S641.3

  • 相关文献

[1]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英文). 邹学校,张竹青,杨博智,周书栋. 2010

[2]碳源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摘要). 赵激,邹学校,张竹青,杨博智,周书栋. 2010

[3]西瓜花药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朱迎春,孙治强,孙德玺,邓云,王志伟,刘君璞. 2010

[4]辣椒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 付文婷,何建文,杨红,邢丹,张爱民,苏丹,韩世玉. 2015

[5]辣椒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黄亚杰,李素文,肖瑜,高素燕,张斌. 2014

[6]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张芳,李海涛,张馨宇. 2009

[7]AgNO_3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 张廷红,杨随庄. 2008

[8]胡萝卜花药培养的研究进展. 宋金龙,裴红霞. 2010

[9]葫芦科蔬菜花药培养研究进展. 韩金星,黄金艳,覃斯华,李文信,洪日新,何毅,李天艳,樊学军. 2009

[10]果树花药培养及单倍体植株鉴定研究进展. 王广富,艾军,秦红艳,孙丹,范书田,杨义明. 2016

[11]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兰素缺,李光威,权书月,李杏普,刘玉平,侯红军,高红欣. 2002

[12]麦芽糖提高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研究. 孙宗修,斯华敏,程式华,湛小燕. 1993

[13]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碳源对黄芩细胞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 方强,乔勇进,王海宏. 2008

[14]辣椒根尖预处理及植株倍性鉴定. 付文婷,张爱民,廖芳芳,韩世玉,何建文,杨红. 2015

[15]基因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花药培养的影响. 武晓红,刘孟军,赵习平. 2015

[16]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刘广霞,张晓伟,蒋武生,原玉香,姚秋菊. 2009

[17]不同温度和外源添加物对辣椒花药的培养效果. 付文婷,廖芳芳,何建文,邢丹,苏丹,黄冬福,詹永发. 2015

[18]不同培养基及采花期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付文婷,韩世玉,邢丹,廖芳芳,苏丹,张爱民,蓬桂华,何建文. 2014

[19]不同培养基和激素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周书栋,张竹青,戴雄泽,李立恒,谢达平. 2009

[20]辣椒自然游离小孢子胚状体诱导研究. 高素燕,吕敬刚,焦荻,商纪鹏,焦定量,黄亚杰.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