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电泳技术在大豆子叶微粒体膜结合蛋白研究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乞永艳

作者: 乞永艳;刘富海;Arnaud Bovy;Jan Cordewener;Froukje Vander Wal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维电泳;大豆;子叶;微粒体膜结合蛋白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7 年 26 卷 01 期

页码: 11-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硝酸银诱导的大豆子叶为材料,初步探讨了二维电泳技术在分离大豆子叶微粒体膜结合蛋白中的应用,研究了重新水化溶液的组成、加样量、等电聚焦的total voltage hours以及不同pH梯度范围IPG(固相pH梯度)胶条等因素对膜蛋白的溶解和二维电泳图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70×3×0.5mmIPG胶条,能够溶解较多蛋白质和获得高质量二维电泳图像的优化条件为:由尿素、硫脲、三丁基膦和C7BZO组成的重新水化溶液(TUC7T2)、80μg的加样量和20000vhr的totalvoltage hour。在此优化条件下,与宽范围pH梯度IPG胶条相比,使用窄范围pH梯度胶条可以观察到更多的和质量更好的蛋白质点,结果发现至少有13个点只存在于硝酸银诱导的样品中,而不存在于对照中,其代表的蛋白质的等电点在4.0-8.0。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外源茉莉酸对大豆异黄酮的影响. 乞永艳,Arnaud Bovy,唐益雄. 2006

[2]外源茉莉酸对大豆中异戊烯黄酮Glyceollins及其前体Glycinol累积的影响. 乞永艳,Arnaud Bovy,Ricde Vos,唐益雄. 2005

[3]大豆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赵贵兴,陈霞,赵红宇. 2006

[4]膳食纤维的功能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赵贵兴,陈霞,赵春杰. 2008

[5]二维电泳分离牛精子蛋白技术. 王振玲,王栋,朱化彬,程金华,李玉冰,郝海生,杜卫华,沙里金. 2006

[6]采用二维电泳对牛精子蛋白分离研究. 王振玲,李玉冰,王栋,李显和,吴克红. 2008

[7]槟榔叶片总蛋白质提取及双向电泳条件初探. 李涛,曾莉娟,王健华,刘志昕. 2009

[8]牛精子全蛋白二维电泳等电聚焦程序优化及染色方法的比较. 陈龙,朱化彬,王栋,郝海生,杜卫华,沙里金. 2008

[9]枣树类病毒的检测及鉴定. 刘光要,刘春芹,吴祖建,姜冬梅,李世访. 2009

[10]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研究——六钩蚴排泄分泌抗原、原头节、囊液及囊壁抗原的二维电泳分析. 朱兴全,孙学勤,史晓红,窦兰清,牛炳亨. 1992

[11]影响辣椒离体再生芽伸长因素研究(英文). 张余洋,汤银珠,叶志彪,张婵娟,李汉霞. 2007

[12]免预培养高效菊苣遗传转化方法. 李小冬,蔡璐,李世歌,莫本田,韩永芬,王小利. 2016

[13]~(60)Co-γ辐射对木薯体细胞胚子叶再生的诱变效应. 谢向誉,严华兵. 2017

[14]亚美万代兰与多花兰种子发芽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鲁雪华,林汉章. 1991

[15]Ca~(2+)对黄瓜子叶离体培养物花芽分化的影响. 滕胜,梁海曼,钟华鑫,王利琳. 2000

[16]花生荚果发育过程中子叶细胞内脂肪,蛋白质的积累及其与ATP酶…. 彭时尧,庄伟建,刘利华,林木山. 1993

[17]黄瓜离体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玉霞,叶德友,欧巧明,李敏权. 2014

[18]不同含水量的豌豆种子萌发时物质动员及代谢研究. 杨红,王锁民. 2002

[19]黄瓜黄色子叶突变体遗传及相关AFLP标记. 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20]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郏艳红,王姝,刘仲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