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温州蜜桔精油挥发性成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单杨

作者: 单杨;李忠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蜜桔精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挥发性化合物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06 年 27 卷 11 期

页码: 421-4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制备样品,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温州蜜桔精油中挥发性化学成分鉴定,共鉴定出42种化学成分,不饱和烃类化合物占挥发物总量的96.56%,主要成分为异柠檬油精(25.92%)、2-(1-甲基乙缩醛)-二环[2,2]庚烷(19.82%)、4-甲基-1-(1-甲乙基)-环己烯(15.81%)、2-乙基-1-辛烯-3-炔(9.20%)、β-香叶烯(8.59%)、3,7-二甲基-1,3,6-辛三烯(6.41%)。鉴定的挥发性成分占挥发物总量的98.77%。

分类号: O657.63`TS207.3

  • 相关文献

[1]广东单丛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王秋霜,乔小燕,操君喜,方华春,陈栋. 2015

[2]SPME-GC-MS分离鉴定山核桃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周拥军,郜海燕,房祥军,陈杭君,穆宏磊. 2012

[3]外源硒强化对稻米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田旭宏,邱天赐,郑兴飞,徐德泽,丛欣,吴慕慈,程水源,熊银. 2024

[4]广东仁化白毛红茶香气组成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5]不同萃取方法提取青稞老酵馒头挥发性成分的比较. 江竑宇,李梁,张文会,罗章,刘振东. 2019

[6]广东红茶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王秋霜,陈栋,许勇泉,尹军峰. 2012

[7]辐照对大葱粉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影响. 程安玮,王文亮,徐同成,刘丽娜,李海雷,杜方岭. 2011

[8]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绿茶和白茶香气物质. 王丽丽,张应根,杨军国,宋振硕,陈键,陈林. 2017

[9]广东英德红茶代表产品的香气成分鉴定研究. 王秋霜,吴华玲,陈栋,许勇泉,尹军峰,黄国资. 2012

[10]大葱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程安玮,王文亮,淘海腾,徐同成,刘丽娜,杜方岭. 2011

[11]贵州不同芒果品种(系)果实香气成分研究. 刘清国,刘荣,黄海,张正学,林迓,党志国,雷跃. 2024

[12]外源可发酵糖对葡萄酒挥发性化合物的影响. 谢克林,冯涛,庄海宁,邴芳玲,高林林,桑敏. 2016

[13]超高压处理不同时间对鲈鱼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周明珠,乔宇,廖李,向雅芳,姚晓波,胡建中,熊光权,卢素芳. 2019

[14]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冯涛,水梦竹,李雪,宋诗清,庄海宁,张劲松. 2018

[15]干燥温度对丹霞白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乔小燕,吴华玲,陈栋. 2017

[16]切分方式对鲜切紫甘蓝营养品质和挥发性 风味物质的影响. 王丹,鲁榕榕,马越,朱莉,王宇滨,赵晓燕. 2020

[17]B型烟粉虱对三种寄主植物及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刘万学,范中南,万方浩,程立生. 2008

[18]食用菌风味物质及其在美拉德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刘培基,崔文甲,王文亮,弓志青,杨正友. 2020

[19]风味小龙虾中优势腐败菌与挥发性化合物的表征(英文). 于美娟,谭欢,何双,杨慧. 2021

[20]酶解对香蕉果酒发酵前后风味的影响. 钟思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李璐,卢楚强,陈从贵,邹波.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