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对土壤氮素残留和马铃薯大肠菌群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平

作者: 李平;樊向阳;齐学斌;樊涛;赵志娟;赵现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加氯再生水;马铃薯;交替灌溉;矿质氮;大肠菌群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3 年 29 卷 07 期

页码: 82-8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再生水灌溉潜在环境污染及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方法、灌水水质和灌水水平对土壤大肠菌群含量、马铃薯块茎表皮和组织内部大肠菌群含量影响。结果表明:收获后,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处理表层土壤矿质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保持马铃薯产量的同时,增加了根层土壤氮素的可利用性及后效性;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根层土壤大肠菌群数量显著低于其他灌水处理,尤其是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马铃薯组织内部大肠菌群数量仅为46MPN/100g,低于马铃薯淀粉标准一级品规定。因此,加氯再生水交替灌溉兼具保障马铃薯卫生安全与节水高效双重功能的灌溉策略。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尿素配施硝化/脲酶抑制剂对春季和秋季马铃薯产量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黄强,郑顺林,郭函,龚静,熊湖,袁继超,胡建军. 2019

[2]二级水灌溉对土壤及马铃薯块茎中大肠菌群数量的影响. 赵现方,李平,郜庆炉,齐学斌. 2010

[3]再生水分根区交替灌溉对马铃薯水氮利用和病原微生物影响. 李平,齐学斌,樊向阳,樊涛,赵志娟,赵现方,庞鸿宾. 2011

[4]交替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分配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静,王倩,肖玉,庞晓攀,贾婷婷,宋锐,刘慧霞. 2016

[5]农田排水与淡水交替灌溉对枣树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李应海,王洪博,王兴鹏. 2018

[6]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研究进展. 和阳,刘秀春,吕春晶. 2022

[7]交替灌溉下水磷耦合对紫花苜蓿植株性状的影响. 武文莉,王薇,李艺妆. 2020

[8]交替灌溉节水与增产机理研究进展. 蔡倩,白一光. 2015

[9]交替灌溉方式土壤水分运移及垄体参数初探. 杜园园,王同朝,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曹晋军. 2012

[10]分根交替不同灌水量对苹果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魏钦平,刘松忠,王小伟,张强,刘军,丁三姐. 2009

[11]苹果分根交替灌溉不同水量对树体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松忠,魏钦平,王小伟,张强,刘军,丁三姐. 2010

[12]硝化/脲酶抑制剂对秋马铃薯植株及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万年鑫,黄强,郑顺林,郭函,龚静,胡建军. 2021

[13]长期施用生物有机肥土壤的氮矿化. 胡诚,曹志平,胡菊,李双来. 2009

[14]沼液配施化肥对太湖地区水蜜桃品质及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 汪吉东,曹云,常志州,张永春. 2013

[15]培养条件下秸秆还田对水稻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裴鹏刚,张均华,朱练峰,禹盛苗,胡志华,金千瑜. 2014

[16]施氮对箭筈豌豆/燕麦间作系统叶性状和土壤矿质氮含量的影响. 张筠钰,吴晓娟,吴宛萍,周涛,杨惠敏. 2023

[17]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减量追氮对设施番茄根层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李平,胡超,樊向阳,赵志娟,樊涛,齐学斌. 2013

[18]黑土有机碳、氮及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骆坤,胡荣桂,张文菊,周宝库,徐明岗,张敬业,夏平平. 2013

[19]水氮耦合对小麦-玉米连作条件下小麦季氮素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谷利敏,王敬锋,董树亭,刘鹏,赵秉强,SoHwatBing. 2013

[20]玉米与蚕豆秸秆配施对秸秆分解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夏志敏,周建斌,梅沛沛,王平,桂林国,李隆.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