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产型抗病适应性广的“中杂红316”的选育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安国

作者: 陈安国;李德芳;唐慧娟;李建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麻;杂种优势;超高产

期刊名称: 中国麻业科学

ISSN: 1673-7636

年卷期: 2009 年 31 卷 03 期

页码: 173-178

摘要: 中杂红316(原名"H316")系利用外观性状茎色、叶型相似、经济性状互补性强的红麻品系152和P91为亲本,从数十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的超高产型抗病优质杂优组合H316(F1),在比较试验中,分别比KB2和红引135增产26.1%和56.0%;干茎产量达21348.45kg/hm2,比对照中红麻10号增产16.6%;H316(F1)在2004-2006年全国红麻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171.31kg/hm2,比对照增产14.18%,增产极显著;在全国红麻生产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9.5kg/hm2,比对照中红麻10号增产12.56%;主要产量构成因素为株高405.98cm、茎粗1.89cm、纤维鲜皮厚度1.24mm、干皮精洗率60.85%、平均笨麻率11.95%;纤维品质经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纤维支数为275m/g,纤维强力为332N,均优于对照;该品种经人工接种炭疽病菌鉴定,烂头率为0.7%、病情指数为10.8,其抗病性指标明显优于对照。表明中杂红H316是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新组合。

分类号: S563.5

  • 相关文献

[1]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18的选育. 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 2009

[2]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68的选育. 李建军,黄思齐,唐慧娟,陈安国,李辉,李德芳. 2013

[3]分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研究. 白凤虎,谢晓美,李德芳. 2009

[4]超高产型杂交红麻中杂红305的选育. 李德芳,陈安国. 2005

[5]红麻雄性不育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辉,李德芳,陈安国,唐慧娟,李建军,黄思齐. 2015

[6]高大韧稻恢复系特恢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莫永生,卢升安,杨培忠,何龙飞,李春生. 2005

[7]江苏沿海滩涂地区红麻栽培技术规程. 王海洋,陈建平,蔡立旺,戚永奎,张萼,施庆华,王永慧. 2012

[8]红麻品种叶片形态、生理特性与产量关系研究. 梁肇均,宋佩文. 1997

[9]红麻品种浙红3号产量稳定性及其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俞琦英,阮关海,李祖士,许小江. 1998

[10]新围海涂种植红麻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金关荣,胡兆金,朱强,俞少华,傅福道. 1997

[11]专用型中熟红麻新品种“ZH-01”选育报告. 金关荣,傅福道,田丹青,韦茂兔,潘晓韵,骆霞红. 2007

[12]红麻雄性不育细胞质相关的cSNP位点发掘. 廖小芳,李初英,赵洪涛,黄其椿,余明丽,周瑞阳. 2016

[13]红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花药活性氧代谢差异比较. 周瑶瑶,唐向民,周瑞阳,李春瑶. 2013

[14]耕作和施氮方式对广西沿海地区红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王道波,刘永贤. 2014

[15]不同类型红麻品种在滨海盐碱地的适应性表现. 张加强,金关荣,周瑞阳,骆霞虹,陈常理. 2015

[16]浙江麻区红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刘东华. 2009

[17]杆芯造纸用红麻品种及其栽培技术研究. 梅桢,程舟. 1993

[18]地表覆盖对不同类型盐碱地红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张加强,骆霞虹,金关荣,陈常理. 2015

[19]红麻轻简化高效生产技术应用效果研究. 倪水员,徐绍才,骆霞虹,陈常理,金关荣. 2012

[20]不同收剥期对两种生育类型红麻品种产量的影响. 骆霞虹,傅福道,金关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