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唇壁蜂滞育后阶段过冷却能力及生化物质动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丽

作者: 刘丽;李丽莉;李超;欧阳芳;于毅;郑礼;叶保华;门兴元;张思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凹唇壁蜂;滞育后阶段;过冷却点;冰点;生化物质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0452-8255

年卷期: 2018 年 55 卷 006 期

页码: 984-9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是我国北方果树的主要授粉昆虫,发挥着重要的传粉增产生态服务功能.掌握其滞育后阶段抗寒性特点,并从生理生化水平上探讨耐寒机制,对于凹唇壁蜂的保护与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系统测定了滞育后阶段及出茧后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过冷却点、冰点,自由水、脂肪、蛋白质、海藻糖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性.[结果]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抗寒性差异不大,滞育后阶段过冷却点和冰点在出茧前逐渐升高、出茧后降低.其中,出茧日凹唇壁蜂雌蜂、雄蜂的过冷却点、冰点最高(抗寒性最低),分别为-12.35 ℃、-9.98 ℃和-12.63 ℃、-8.91 ℃.在滞育后阶段雄蜂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雌蜂,雌蜂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雄蜂,出茧后雄蜂的脂肪含量均迅速下降,雌蜂的蛋白含量迅速下降.出茧前,雄蜂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乙酰胆碱酯酶酶活性高于雌蜂;出茧后,雌蜂的酶活显著升高.在滞育后阶段,凹唇壁蜂雌蜂、雄蜂体内的海藻糖均呈显著降低趋势,出茧日雌蜂的海藻糖含量比茧后190 d下降了64.5%.[结论]滞育后阶段凹唇壁蜂有较强的抗寒性.在出茧前抗寒性逐渐降低,出茧后抗寒性升高.海藻糖代谢可能是凹唇壁蜂滞育后阶段能量消耗的重要途径.雄蜂的个体较小,但是有比雌蜂功能更强的抗氧化系统.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越冬过程中桃小食心虫结茧和裸露幼虫体内耐寒性物质动态变化. 王鹏,于毅,门兴元,张思聪,张安盛,许永玉,李丽莉. 2011

[2]三叶斑潜蝇过冷却点和冰点的测定. 肖婷,陈啸寅,庄义庆,潘以楼,杨敬辉. 2012

[3]烟蚜两种寄生蜂成蜂的过冷却点及冰点测定. 张礼生,陈红印,李玉艳,刘遥. 2012

[4]短舌熊蜂及红光熊蜂耐寒力的测定. 程尚,耿金虎,和绍禹,王凤鹤,徐希莲. 2009

[5]海南凹鸠蛾幼虫和蛹过冷却点的测定. 张宝琴,刘海龙,覃伟权,李朝绪. 2012

[6]椰心叶甲两种寄生蜂过冷却点及冰点测定. 吕宝乾,韦曼丽,金启安,温海波,彭正强,白成. 2011

[7]二化螟温带和亚热带地理种群的滞育特征与抗寒性差异. 吴孔明,林克剑,李火苟,郭予元. 2005

[8]热带两种入侵棕榈害虫耐寒性比较. 王谨,刘向蕊,李艺琼,吕宝乾,彭正强,于永浩,刘态文. 2016

[9]果树授粉蜂种凹唇壁蜂体内生理指标与抗寒性之间的关系. 刘畅,卜海东,冯章丽,顾广军,张武杰,曹阳,赵德英,孙静轩. 2016

[10]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处理对不同生育期水稻生化物质的影响. 于居龙,周泳凯,顾浩天,戈林泉,张国,庄义庆,姚克兵,杨红福,束兆林. 2019

[11]几种生化物质与西瓜抗蚜性的相关性. 陈青,卢芙萍,卢辉,李迁,徐雪莲. 2016

[12]扶桑绵粉蚧寄主选择行为及其与寄主叶片生化物质含量的相关性. 黄立飞,姜建军,周忠实,王伟兰,孟醒,杨朗. 2019

[13]滞育食蚜瘿蚊主要生化物质变化规律研究. 方美娟,何晓庆,刘冬,宋凯,张恒,赵颖,李玉艳,王玉波. 2023

[14]蔬菜抗病的生化基础. 王新华. 1994

[15]棉花对昆虫的化学防御研究进展. 魏伟,钱迎倩,马克平,张永军,潘贤丽. 2002

[16]不同芦笋品种对蓟马抗性机制研究. 孙杨,秦文婧,黄水金,秦厚国. 2017

[17]小麦形态特征及籽粒内含物与抗麦红吸浆虫关系的研究. 马爱平,史忠良,谢福来,仇松英,朱晋云. 2006

[18]辣椒耐热性与叶片质膜透性及几种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 石雪晖,杨建国,王淑英. 2000

[19]杧果感染细菌性角斑病菌后的生理代谢变化. 郑磊,詹儒林,柳凤,李国平,赵艳龙,常金梅,何衍彪. 2016

[20]七星瓢虫滞育生化指标的波动规律. 齐晓阳,陈红印,张礼生.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